記得歷史上,雖然邵氏影業減產和結束已成定局,但邵一夫也只是向外出租,而不是賣出去。到達90年代,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更是耐不住寂寞的邵一夫,註冊一個皮包公司,又從新殺回影壇了,而這些院線就是東山再起的機會,他依賴的資本。
李毅華現在手中不缺錢,在成立龍勝影業之後,他的手裡面資金更是呈現幾何度的增長,特別是電影北美市場的火爆,更是讓他躋身於億萬富翁的行列,說他是一個巨大的吸金導演也不為過。
龍勝影業的流動資金就有一億多港元,再加上即將暑假上映的《警察故事》,資金一回籠,流動資金會更多。如果李毅華要是購買邵氏院線的話,憑藉著他手中的資金,完全可以吃下一大半,而出租的話以他的實力絕對可以全部的吃下,整個香港很少有電影公司可以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的現金。
李毅華看著手中關於邵氏院線的資料,這十六家影院就像是十六顆鑽石鑲嵌在香港的鬧市,但是看看他們的營業額,那完全是給這十六顆寶石籠罩了一層灰土。而海外的院線也是鑽石中的極品,個個都是位置很好,院線也是夠大,但院線的營業額也只是能夠達到是收支平衡而已,對這麼大的發行公司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恥辱。
“這些都是市場的調查,而得不到邵氏內部的紀錄,所有的內容都是估算出來的,但是那差距並不大,和實際的數字應該相差無幾。”
看著李毅華低頭看手裡的資料,付寶榮在一邊道,這樣的資料可是他透過很大的關係才弄到的,雖然不是很準確,但是最為參考是錯不了的。
邵氏的電影院每年可以上映三十餘部電影,每一部電影的上映時間平均是十天,由於邵氏影片的減少,在加上票房成績的不理想,基本上回本都是問題,而且是三十餘部電影裡面只有一小部分是邵氏電影,其餘的皆是其它電影公司出產的影片。
這些影片的平均票房只有在一百五十萬左右,如果按照平均上映時間來說的話,邵氏十六家影院每天的票房總合應該在十二萬到十五萬之間,也就是說每一間影院一天的票房在一萬塊錢左右,除去影片製作發行方的分成,大約能夠得到五千塊的收入,每個月大約能得到十五萬五千塊。
而這十五萬五千塊裡面,還要除去每個月職員的薪水大約六萬塊,再加上每個月的水電、稅務、制票、海報宣傳以及其他方面雜費,每家影院大約能夠節餘五六萬,也就是說每一家影院每年的利潤也就是在六十萬左右。
這裡面還不算電影院每年價格不菲的維護和機器維修,更還有幾年一次的更新換代,這樣的一個數字對於一間小公司來說絕對是極大的一筆收入,但是對於佔據黃金地段的影院,就是單純的鋪面出租每年也能達到這個數字。
邵氏院線十六家戲院,每年收入大約九百萬,這個數字甚至不如一部賣座電影本港的利潤,就好像是由李毅華寫的劇本,剛剛下畫的《殭屍先生》,票房就達到了近三千萬的票房,除去成本和劇院的分成,差不多有一千五百多萬的利潤落入了嘉禾鄒老闆的兜裡,也怪不得邵氏要把影院出租出去,賠錢賺吆喝的事只有傻瓜才幹。
“每年九百萬看起來很多,但是對邵氏這樣的公司來說,實在是少的可憐,還沒有在tvB上投一個廣告掙的多,如果不把這些院線利益最大化,邵六叔就不是邵大亨了。”李毅華合上了手中的資料,看著坐在旁邊的付寶榮緩緩說道,“但是想要不出點血,拿下這些院線也是不可能的。”
“我們在九百萬這個數字的基礎上再加上五成,毅少看看怎麼樣?”付寶榮看著李毅華道,他得到了這個數字之後,便開始進入到了估算階段,試圖算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最合適的價格。
“一千三百五十萬,嘿嘿!”李毅華微微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