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s平衡自己的心

對開悟的人而言,世界的對立面都融合了,全部成為一個整體,無邊無垠。對一般人而言,這個世間的一切都是有對立面的,世界由許多有限的個體組成,每樣東西都受形狀、狀態、大小、功能等等的制約。有對立面,就有正反兩種可能,有圓滿就有不圓滿,有滿足就有不滿足,有左手就有右手。能夠看到對立面,做到兼顧兩面,就不會失去平衡。

所以,首先,要降低慾望的強度,自己要能警覺到慾望的生起。第二,事先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第三,即使做好了失敗的打算,如果追求的是有意義的事,也不要因為挫敗而輕易放棄,要有應變的準備。要知道,付出努力所收到的結果可能不是完美的,我們都有失手的時候。抱著樹幹在時間的洪流中漂盪,希望能夠流入大海,但也可能進入一條支流,漂到沙漠中。“假如漂到了沙漠中,我該怎麼辦?”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接受這種可能。

然後,一定要記住前文所述,即使慾望達到了,也不可能得到絕對的永久滿足感。我們已經試過無數次了,結果都一樣。這不是悲觀,而是認清現實,認清人類心理的現實——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無法滿足我們的心。

有一個辦法能讓我們獲得快樂,且讓內心保持平衡。這個辦法有兩個要點,第一,對於你最欣賞、對你最具吸引力的東西(吸引力強到你認為假如沒有它,連日子都過不下去),不論是什麼,一定要記住:不要把臉正對著它,略略轉偏一些。第二,對於你最討厭、最不耐煩、打從心裡憎惡的東西,不論是什麼,試著把臉略略轉向它。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在於,越想要的東西,越去追它,它跑得越遠,就像驢子老是吃不到吊在面前的胡蘿蔔一樣。可是,當你轉身不理它時,它反而會倒過來追隨你。

所以,要學習平衡自己的心,試著排斥喜歡的,接納討厭的,不論情緒、心情、自我形象、嗜好、家人、鄰居、敵人、財物,都一樣。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該把心愛的花瓶丟掉。不用這麼極端,我們還是可以把花瓶擺出來,欣賞它的美,從中得到樂趣。但是不要老把它擱在心頭,而是要準備好有一天可能會將它送出去。一物不去,一物不來。

我的上師斯瓦米拉瑪說過,每跨出一步,就要先把腳從原來佔據的那一點提起來,離開那一點才走得開。再跨出下一步時,連剛剛佔據的那一點都要放開。如果放不開腳下的那一點,就走不開。人生的道路上,有的人可以走得瀟灑、優雅而開心,是因為他們放掉曾經佔有、經歷過的那些點了。有的人卻走得沉重、沮喪,因為放不下原來佔的那些點。能放下,能犧牲,能捨,是成功的第一條原則。

第一部分 何時才能滿足慾望(3)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莫臥兒帝國的開國之君入侵印度,開創了一個百年興旺的王朝,他的兒子——王位的繼承人,不幸得了致命的重病,眾醫生都束手無策,國王憂心如焚。一天,有位智者來到宮廷,對國王說,要挽救王子的性命,只有一個辦法,把你最珍貴的東西送出去,他就會痊癒。國王思索了一番,覺得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是那顆價值連城的珠寶,就讓人把它捐出去,可是王子的病情卻沒有起色於是國王就召集大臣,他問大臣:“我照著智者的話做了也沒有用,怎麼辦?”有位大臣說:“陛下,是否還有比那顆珠寶更珍貴的東西?”國王覺得有道理,就退朝閉門反省,晝思夜想。“啊!的確還有比那珠寶更珍貴的東西。”於是他走到王子的寢室,繞床走三圈,用最虔誠最堅定的心向天起誓:我的生命是最珍貴的,我願獻出自己的性命,換取他的性命!據說,三天之後,國王突然染病而逝,王子卻康復並繼承了王位。認為這故事是寓言也罷,比喻也罷,歷史也罷,都不重要,重點是故事中蘊藏的道理:要懂得犧牲,懂得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