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為同行寫手之一,我深知懸疑推理寫手易犯的一大弊病——文字敘述生硬。生硬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光有故事沒有細節描寫,看這種小說如同看一具只剩骨架的人體標本。另一種則是滿篇形容詞大肆渲染懸疑驚悚,其實故事結構和構思俗不可耐,看這種小說則如同看一個營養不良性水腫的病態軀體。這一大弊病是大部分懸疑推理寫手易犯的,包括一些知名寫手。這也是為什麼我在這裡要重點品評雷米文字的原因。

《心理罪》作為雷米的第二部長篇懸疑小說,已經趨於成熟。用簡單而平淡的敘述勾畫情節,這是雷米文字的一大特色。而恰恰是這份簡單和平淡,讓故事本身顯得愈加真實。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不知不覺地迷失在情節發展中而不可自拔,以至最後窒息在故事的高潮處。這份看似漫不經心,不經修飾的敘述手法正是雷米的高明之處——將最真實的情節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

雷米的敘述風格是很有特色的,包括在塑造人物上。比如方木這個主角人物,讀者們在文中找不到任何形容他性格個性的語句表述,而是讓故事情節的發展將方木的靈魂直接浮現在讀者的面前。可以說,雷米塑造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物,而是塑造了一個靈魂。方木是睿智而又迷茫的,他一直在尋找自我,這個人物永遠站在邊緣線上思考徘徊著。正是這份迷茫帶出的人性魅力將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帶動著讀者的思考。

《心理罪》的出版,會讓更多人瞭解雷米風格,愛上雷米風格,愛上那份在漫不經心中窒息的感覺。

走下神壇的偵探——評雷米的《心理罪》

文/koko

從上中學開始就痴迷探案推理小說,為了看《福爾摩斯探案集》能不睡覺不吃飯,能節省午飯錢去買各種推理書,從柯南·道爾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從森村誠一到松本清張;從夏樹靜子到西村京太郎……。也曾經因為好友弄丟了我的一本推理書就堅決地與他斷交,實在沒有可看的書就去看《狄公案》《施公案》等古文小說,那真是一段瘋狂的日子。在探案推理小說中的偵探們往往料事如神無往不勝,他們能夠輕易窺破各種機關,他們不是人而是“神探”。他們永遠智慧超群但離我們是那樣的遙不可及。一次無意的閱讀了雷米的《心理罪》,原來有如此精彩的犯罪心理小說,只要你開啟這本書就會難以自拔地陷入作者擺下的迷魂陣中,那血腥的場景描寫使人身臨其境感受發自內心的恐懼,但又無法剋制地跟隨著主人公方木一層層地抽絲剝繭追查兇手。《心理罪》這部作品讓我們洞悉嫉妒有如毒蛇一般,一旦被它纏繞就會變得無比邪惡無比兇殘。

給我印象深刻的不僅是故事情節的緊湊懸疑,而是雷米筆下的這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方木。儘管外表冷漠但內心狂熱,他心底有一條不能觸碰的傷疤,難過時會痛苦;恐懼時會嘔吐;憤懣時會爆發。儘管有著與眾不同的察覺犯罪的天賦,但這並沒有給他帶來快樂,相反到給他帶來更大的困擾、更大的危險、更大的挑戰。他與殺人惡魔之間追逐較量的過程就如同兩個在拳擊臺上互搏的對手,儘管一次次地被打倒,又一次次頑強地站起來,他的意念在一次次挫敗中變得堅強,人格在一次次博弈中得到昇華。雷米筆下的這個人物使我們看到了一個血肉豐滿的人,感受著人性光輝的力量。他不是尋常意義上的“神探”,他就象我們身邊的同事或朋友,有著善良、勇氣、智慧、意志堅強的人。如果能幻化成書中的人物也許會愛上方木,愛上方木因為他的無畏;愛上方木因為他的善良;愛上方木因為他的堅強;當他自責內疚時去開解他,當他痛苦哭泣時去安慰他,當他直面危險孤立無援時與他攜手面對……。

感謝作者雷米給我們塑造了這樣一個走下神壇的偵探——方木的感人形象,就象作者所說“每個人都向往著善良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