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要送很多禮儀姓的東西,才算禮成。可問題是陳維政連母親都沒有見過,就更別說舅舅了,辦置這些禮儀姓東西的重任又落在了陳村人的肩上。
召開陳村常委會,佈置任務層層落實,十八爺雖然不是國家幹部,但這一套使用起來相當的熟練。第一句話就讓全村人的高興點燃:“阿政說,這次進火酒不收紅包,每家送個十斤八斤今年的新米就行,阿政家的田兩年沒種,沒有糧。”
農村人種田,有糧無錢,一斤米就算兩塊錢,十斤米也不過是二十塊,可真要從荷包裡拿出二十塊,都比較肉痛。
寶龍大伯孃負責做發糕。本來這是親舅舅做的,寓意家財大發的意思,沒有舅家,只好請叔伯中排行最前的大伯負責。
寶良伯孃做餈粑。進火酒必吃的食品就是餈粑,有“親密無間”、“彼此關照”之意。
姑姑陳小美負責酒水和水果。水果首推蘋果,有家宅平安之意。
維字輩沒有出去打工的年齡最大的七哥陳維金負責火盆,燒一盆旺旺的碳火搬進堂屋,這就是傳說中的進火。
十八老爺子親自禱告,燃燭上香。
寶良伯負責採購,秀花嬸子負責後勤,維來負責安保。維剛負責外聯。
負責總監督的仍然是寶龍大伯,這老爺子,一對火眼金睛,經他檢查的專案,基本不會有錯漏。
經統計:傳字輩的還有六個,另外還有三家有遺孀,那傳字輩參加宴會的就有九個。
寶字輩的四十七個,夫妻雙雙在外務工十二個,一家一代表,三十五個。
維字輩已經成家的八十八個,雙雙在外務工的六十一個,只有二十七個在家,代表,二十七個。
華字輩的還小,只有寶龍大伯的孫子陳華強剛結婚,還去上海打工。其它的,還屬於小公雞仔。
本次進火宴共十二桌,全部安排在陳維政的一樓,客廳的沙發茶几搬到外面走廊,在這裡安排了五桌。餐廳安排了四桌,把堂屋的八仙桌抬出去,寬寬的擺了三桌。
村裡安排八桌,鄉里一桌,縣裡一桌,市裡一桌,不能當任代表的後勤工作人員一桌。
天有點涼,好在陳維政的廳堂有兩臺五匹的冷暖空調。開上暖氣,其樂融融。陳村人第一次知道原來冬天也可以在村子裡穿襯衣吃冷盤。
縣裡趙長富來了,帶來了一桌人,一桌陳維政一個都不認識的人,好在有陳維剛招呼,也不至於失禮。有劉德厚作陪,這幫人個個都小心翼翼,顫顫驚驚,欣喜非常。由於他們沒有收到陳維政不收紅包的訊息,所以都用人民幣隨的禮。
鄉里一幫人是最有才的,之前與陳寶良有過勾通,決定不打紅包,採用實物方式隨禮。由企業辦牽頭,黨政辦提請,財政所負責在鄉里的幾家飼養場,調來土豬一頭,土雞十五隻,豚鼠二十五隻,費用從鄉里接待費中支出,讓鄉一級十名與會者十分滿意。特別是他們不打紅包吃白食的舉動,讓縣裡來的領導暗自心驚。
九大常委特別邀請陳老爺子坐了一桌,這是當然的首席。在堂屋的中間最近家仙神臺的位置。秀花嬸子很有眼色,從頭到尾幫這一桌的老爺子分菜倒酒,自己基本一點沒吃,陳維政幾次想去替她,都被她攆了回去。寶龍伯孃告訴陳維政,秀花嬸子這個工作很有面子,最村的人都很羨慕,一餐不吃無所謂,可是老爺子們一餐吃得不高興就是麻煩。
兩邊次席,一邊是劉德厚陪縣領導一席,縣宣傳部的女部長,跟陳小美是大學同學,棄領導不顧,直接跑到陳小美那桌家屬席上就坐。縣一桌人數不夠,只好從鄉一桌上把鄉黨委黃書記借調過去,結果黃書記從一邊坐著讓人倒酒立即轉變成站著幫人倒酒的角色,痛苦並快樂著。陳維剛從家屬桌上升到鄉一桌,陪鄉領導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