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崖出發。去鏡兒崖要穿過鸚鴿河的一處直流,然後經過南海溝直接到三岔峽,找到三岔峽的古棧道,經過古棧道進入鏡兒崖的山中。一路上還好,這個河谷的海拔還算是比較高,屬於溫帶落葉闊葉林,還沒有爺爺說的那種螞蝗出現。不過路上的蟲羽還是圍著我們打轉兒,不過似乎怕我們身上的味道,只是在我們一米開外。
那個時候,從南塬村到三岔峽的鸚鴿河峽谷還沒有被開發成旅遊景區,還是亂石叢生的河谷,還沒有現在修造的比較平整的山道。一路上只有一條人踩出來隱隱約約的小路,我們只能沿著前人的足跡往前走。我計算了一下時間,今天天黑之前肯定是進不了山中了,只能先找到古棧道,在棧道下面休息一晚上,我把我的想法和唐雲馨說了一下,唐雲馨也同意的安排。
還好騾子的體力和耐力不錯,幫我們馱著這200多斤的裝備,要不然三個人背著這些東西在崎嶇山谷中,非累死。一路上上景色還不錯,我一邊和唐雲馨商量如何找山中的那座秦皇長生府,一邊和徐平插科打諢,倒不是很勞累,走的還算比較快。
我指了指山崖上面的像是被山谷沖毀的一段古路對唐雲馨說:&ldo;看來我們這條路走對了,你看上面那條道路,那似乎是秦朝專門開鑿的驛道。只不過隨著時間流逝,河谷下陷和歷年的洪水都已經毀的七七八八了。&rdo;
秦朝和漢朝的驛道都有一個特點,都會在一些特定的地點放幾根石柱或就地取材利用路邊的大石,上面刻著這條驛道通往哪裡。這個可能是現在公路里程碑和路牌的始祖吧,到了後世大多都會在很多路口或村莊的地方立石碑或者驛站,這種石柱就廢棄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