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章 拔絲紅薯

如果把‘胡’、‘番’輩的蔬菜通通排除,今天種花家人餐桌上,大概只剩韭菜!”

迷霧麋鹿迷了路:別說了,我就是韭菜。

十萬伏特:白菜應該也算。

孟婆來碗豆漿:漢武之前的皇帝,日子著實過得悽慘,一點都不羨慕了!

吃不飽的大可愛:我就說,張騫和鄭和沒帶回來的東西,肯定不好吃。

比如火雞、洋薊、羽衣甘南……

言不由衷:他們帶回來的東西,都要經過皇帝稽核。

把漢武和永樂吃吐了,有幾個腦袋?

嬴政吃著御廚無師自通的魚頭豆腐湯,暗道,朕統一六國,功蓋三皇,德過五帝。

豈容旁人隨意揣摩。

劉徹摸著下巴,張騫走到哪裡了?

還有多久,能把天幕上提到的物種帶回來?

李世民:“鄭和下西洋,怎麼下的?”

很是在意,他是如何把國內的香料市場打下來的。

香料,是奢物。

而李世民很缺錢!

糊糊:“今天我們的主人公紅薯,並非鄭和帶回來的。

因為他們的時代差了一百多年。

紅薯,又稱之為番薯,可見的確是來自西洋。

那它又是何時傳入的呢?

有據可查的時間是,萬曆二十一年的春天。

在萬曆不上朝的那些年裡,一株番薯藤,悄悄在閩地,生根發芽!

閩地有一個秀才,名叫陳振龍,屢試不第,遂棄儒從商。

古往今年,屢試不第的人,幹出來的都是大事。

他選擇的地方不是內陸,祭拜過媽祖娘娘後,揚帆起航,去往呂宋島。

,!

陳振龍在呂宋見當地紅薯遍野,又瞭解到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六益八利,功同五穀。

想到家鄉時常災歉,食不果腹,用心學會種植方法,私下出資購買薯種。

但當時的呂宋政府,禁止紅薯出口。

第一次,陳振龍將番薯藏在袋子裡,翻一下袋子就發現了。

第二次,陳振龍將番薯藤藏入竹竿中,還是被發現了。

第三次陳振龍將薯藤絞入吸水繩中,避過出境檢查,經七晝夜航行回到福州家鄉,在家附近試種。

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

陳振龍帶回薯藤試種的那年,閩中地區大旱,五穀歉收。

陳振龍讓他的兒子陳經綸,上書給福建巡撫金學曾,建議試種紅薯,以解糧荒。

四個月後,紅薯收穫,可以充飢。

官府通知各個地方都種植紅薯,最後紅薯大獲豐收,而閩中的饑荒也得以緩解。

所以今天陳振龍有一個更響亮的名號——紅薯之父。

在現代工業化和水利工程的保證下,紅薯最高能達到萬斤。

但萬曆年間的紅薯表現也不差,一年可種植兩季。

春薯畝產量四千斤,夏薯畝產量兩千斤。春夏合計六千斤。

而當時南方的主糧畝產五百七十七斤。”

朱元璋一拍御案,“等著幹嘛,讓呂宋上貢良種!”

朱棣:“讓鄭和一定把紅薯種帶回來!”

禁止出口,當大明的寶船是擺設嗎?

:()給古人直播美食,他們都饞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