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章 鄱陽湖水戰

糊糊:“三國演義共有一百二十章回,羅貫中用十四個章回,約佔全書八分之一的篇幅,來描寫赤壁之戰。

套用《紅樓夢》的話來說,假作真時真亦假。時至今日許多人已經分不清赤壁之戰和鄱陽湖水戰的細節差別。

有人曾言,陳友諒但凡看過《三國演義》,絕不可能打輸這一戰。這就是謬論了,《三國演義》是在鄱陽湖水戰數年後才寫完。

那陳友諒看《三國志》行不行?也不行,今天我們看赤壁之戰和鄱陽湖水戰像照鏡子似的,全是因為受了《三國演義》的資訊汙染,換言之,羅貫中摻了私貨。”

朱元璋倒有些好奇,張士誠的幕僚到底寫了一本什麼書,才能讓後人將兩者傻傻分不清楚。這些人可是連《新唐書》的真實性都忍不住懷疑的,卻將一本小說奉為圭臬。

馬皇后作為戰事親歷者,簡簡單單說出數處相似之處,“水戰、火攻、以少勝多……”

朱元璋:“你怎麼知道這麼多?”

馬皇后:“這有什麼奇怪的,你放牛那會我讀詩書,你當和尚那會我讀史書,積攢的知識可多了。”

糊糊:“先說說鄱陽湖水戰雙方的基本情況,陳友諒擁兵六十萬,朱元璋二十萬。雙方都是南人,以刻板印象而論,不說善水至少會水。

特別說明一點,陳友諒才是善水戰之人,且都是大船,朱元璋這邊只有小船。不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比對面差很多。”

這仗該怎麼打?

若說騎兵李世民絕不心虛,虎牢關下四千對十萬,一戰擒雙王就是他的戰績。但論及水戰,就有點陌生了。

還想造船去新大陸尋找高產良種呢,連優秀的水師將領都找不出來。

殿內的將領大多活躍在北方戰場,別說水戰,連乘船的經歷都少。

唯獨李靖有去南方平蕭銑的經歷,又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結合赤壁之戰始末揣測道:“以小船承載引火之物,衝擊大船?”

大船船身堅固龐大,轉向不易,小船在這方面可要靈活多了。

糊糊:“各方面都處於劣勢,朱元璋很快想出圍攻戰術,用小船將陳友諒的大船給包圍起來,試圖進行逐個擊破。

對於朱元璋的戰術,陳友諒也是立即想出來對應方法,他用鐵鏈將所有大船捆綁在一起,來儲存陣容的穩定,這樣就不會被對方擊散。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對,在《三國演義》描寫的赤壁之戰中,曹操曾因為士兵不擅水性而將船綁在一起,最後被一把火燒起來而導致失敗。

而當陳友諒將船栓在一起後,朱元璋的部下觀測了風向後,提出了放火的方法。由於船和船之間的連線,有風助力,頃刻之間,陳友諒的船隊便損失大半,甚至直接因此導致了鄱陽湖戰役的失敗。

難道朱元璋能未卜先知,看過數年後的《三國演義》?

非也非也!

《三國演義》中關於赤壁之戰的詳細描寫,其實是以鄱陽湖戰役為藍本,以此來讓故事更加富有戲劇性。

赤壁之戰中,曹操的戰船用的是四個字‘首尾相連’,並不一定是用鐵索把船連線起來。因為他計程車兵主要是北方士兵,不習慣坐船。當船連線起來搭上木板之後,人馬在船上就如履平地。

最重要的是陳友諒作為一個在戰爭中成長起來,極善水戰的將領,把戰船用鐵鏈鎖起來。本身就應該考慮到敵人會用火攻的情況。特別是大船連線在一起,一旦朱元璋用火攻,就會全軍覆沒。

那他為什麼沒有考慮到這個因素呢?因為他艦隊位置當時屬於順風,而朱元璋的艦隊屬於逆風,如果朱元璋敢用火攻的話,首先燒的就是自己。

但命運不可琢磨的情況出現了,當戰鬥打到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