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這人頭戴文士巾,模樣清俊斯文,儒雅中帶著幾分脫塵的味道,手中捧了幾本賬冊,拱手行禮道:“爺!”
時間把握得剛剛好,司城玄曦目光略抬,似笑非笑道:“莫昌,我今兒個喝茶慢,你又守準了時候?”
莫昌是燕王府的管家,笑道:“爺平時難得片刻閒,屬下總得讓爺喝上口熱茶再開始忙。”
司城玄曦道:“說吧!”
莫昌翻開手中的冊子,道:“爺,各地的賬款數目已經匯總,帛州局面新開,只賺得三成,其他地方一切正常。按爺的吩咐,湖州和錦州的絲綢在啟國已經開啟了局面,除去關稅等開支,以及打通關節所耗的費用,第一批運去的已經淨賺兩成,預計後續的將能達到五成以上。另外,澤國和啟國那邊傳回的訊息也甚為可喜……”他一邊彙報,一邊從袖中拿出一本薄薄的賬冊,雙手呈上來,道:“詳細的情形,屬下已經記錄在冊,爺請過目!”
司城玄曦接過,略翻看了一下,裡面全是蠅頭小楷,裡面記錄的,最小的數目也是上萬兩的銀子的收支款項,顯然這是莫昌各地的賬冊中重新整理匯總的。當然,如果事無鉅細地呈上來,那賬冊得把整個屋子堆滿。
他合上賬冊,隨意地道:“北州蝗災失收,年前我讓你從湖州運去囤好的糧食正應排上用場,為何收益甚低,賬目也如此混亂?”
莫昌心想主子到底還是問到了這一樁,垂頭道:“回主子,這批糧食本來是等官府的賑災款項下撥後便行甩出,但賑災款足足遲了十日,北州的百姓有餓死現象,這個……”
第十六章:北州冀百川
看莫昌遲疑,這是還有內情了,司城玄曦目光一冷,道:“繼續說!”
莫昌一咬牙,道:“另外,出了點小狀況,咱們囤糧的倉庫本來是分散的,也極其隱秘,但不知道誰走漏了風聲,城北的一座糧倉守衛被人打暈,等負責人員趕到時,整座糧倉已經一空,據說有人打暈了守衛後便開倉放糧,拿到糧食的災民四散一空,無處找尋。打暈守衛的人怕咱們找災民的麻煩,還留下姓名,說叫什麼冀百川,還留下一張借據,說借糧一倉,以後再還。卻無人知道他的年齡樣貌。
“冀百川?”司城玄曦輕哼了一聲。
莫昌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屬下聽到訊息,親自趕去處理,明查暗訪,再無此人訊息。”說著,他又從衣袖裡摸出一張皺巴巴的紙,上面果然寫著:“借糧一倉,他日再還”,落款是“北州冀百川”。
莫昌知道這借據如同無物,既沒寫何日歸還,又沒相關訊息,這北州冀百川也未必真名,哪敢拿這個直接給主子看,這不顯示他辦事不力嗎?但是主子問起,又不敢隱瞞。他戰戰兢兢地遞上借據,生怕主人氣怒。
司城玄曦拿著那張借據,上面的字力透紙背,但卻歪歪斜斜,難看之極,顯然並不是個常寫字的人。他看向莫昌那張忐忑不安的臉,只淡淡地道:“既然出現餓死現象,為何沒按我的吩咐以平價賣出部分?”
莫昌道:“已經按爺的吩咐以平價賣出了五分之一!”
“我不是說過,可以動用三分之一麼?”
莫昌無奈地道:“因為這倉糧食被搶,而這倉糧食是囤糧最多的一倉,加上我們平價賣出的,已經佔了總數的三分之一!”
司城玄曦輕哼一聲,道:“賑災款為何遲了十日方到?”
莫昌見他不再問這個問題,鬆了口氣,道:“京城派出的賑災大臣是戶部曹崇臺,他帶著十幾個姬妾一起上路,欣賞沿途風光,路上多有耽擱,遲了整整十日方到。恰逢北州刺史進京述職,這事由北州守備和知州負責,這一文一武似乎有些不和,所以又拖了一日!”這曹崇臺是李妃娘娘的表弟,李妃娘娘沒得寵時倒也沒什麼,一旦得寵,自然親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