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尚賢身邊的資源,很快查到,原來當初膠東國滅,膠東的皇族竟然還逃出了一個人,十二皇弟西門楚。這讓甘文思喜出望外,尤其是知道西門楚在千島國建立起一個百忍堂時,心中更是高興。
他離開膠東到東夏時,十二皇弟才八歲,誰曾想,不過七年時間,膠東國國已不國,那個垂髻小童,現在卻已經為復國謀劃努力了好幾年。西門文思藉著執行司城尚賢分吩咐的任務時,與這個十二皇弟見了面,憑著皇子的玉佩,兄弟相認。
從此,西門文思不再是孤軍奮戰,他知道,他還有個弟弟,和他想的一樣,做的也是一樣的事,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便利,分化東夏的內部,而西門楚所要做的,就是積蓄力量,積累資本,積聚人馬,到時候,和西門文思內外夾擊,給東夏以重創,趁著東夏的亂勢復國。
一直以來,計劃都很順利,順利到讓人都要咋舌的地步,誰曾想,當他建議司城尚賢向恭帝投毒時,司城尚賢竟會答應?皇位已經在握,只要不出差錯,便會順利過渡的時候,司城尚賢竟然為了早一點登基,真的對恭帝下手,那一刻,西門文思的心中充滿了鄙夷和冷笑,東夏有這樣的太子,要是還能不亡,那才是怪事。
不過,相比較等到多年以後看司城尚賢會把東夏禍害成什麼樣,他更想看到東夏馬上滅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是,已經十年,他已經迫不及待。他配合司城豐元,逼走了司城尚賢。到司城豐元要對付司城建元的時候,他又不動聲色地助司城建元逃出了皇城。
他清楚地知道,如果司城豐元一個人掌控了全域性,以他的智慧和能耐,絕對要比司城尚賢可怕得多。東夏在他的手中,不會滅亡,復國就無望了。所以,他一邊助司城豐元控制京城的局面,一邊關注著司城尚賢和司城建元的情況。後來,司城建元竟然一舉殺死了寧王,並奪了他的勢力,西門文思心中暗暗心驚,像所有人的猜測一樣,甘文思也認為,遺詔所指定的繼承人,必然是司城建元。這個人年紀輕輕,論謀略論手段都不比司城豐元差,他一旦坐大,這可是個頭疼的對手。所以,他故意對司城豐元建言,司城豐元採用了他的建議,派人去刺殺。
幾乎得手,但是當百忍堂的殺手回來時,他知道竟是這樣的結果,也只能嘆一聲,果然是心思縝密又謹慎,竟然隨身穿著刀槍不入的軟甲。
要論對整個東夏情形的瞭解,甘文思其實是最瞭解的一個。他最終的目標,是滅了東夏,但是最恨的人,卻是司城玄曦。恨而忌憚。
他知道司城玄曦不比司城尚賢等人,因此在對待司城玄曦上,一直採取隱身幕後的方式,而且,他敏銳地捕捉到,司城豐元對司城玄曦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恨,不用他出手,司城豐元也會壓制並對付他。
這些天裡,不論是東宮的情報網,還是百忍堂,無不對西防無比關注。
聽了西門楚的話,西門文思淡然笑笑,道:“我們的目的,只是要他死,至於他死在誰手又有什麼關係?雖然親手殺了他,的確更暢快,但是凡事量力而行,那種殺人一千,自損八百的事,咱們不幹!”
“是,八哥,我都聽你的!”西門楚站起身來,把自己的位置讓給西門文思。
和西門文思相認之後,其實西門楚心裡是不大看得起他的。膠東尚武,當初好文的西門文思是皇宮中的異類,受了很多嘲笑和鄙棄,這些嘲笑和鄙棄就來自於他的父母兄弟。
所以,即使弄清了西門文思的身份,知道他的確就是自己的八哥,西門楚對西門文思仍是愛理不理,西門文思略施小計,讓西門楚吃了好幾個苦頭,他才悚然警覺。
當時,西門文思淡淡地道:“你以為學文不如學武?便算你學到一身好功夫,能打得過多少人?十人?百人?千人?”
西門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