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元熙帝想推行科舉制,其實世家還是佔了絕大部分的優勢。--
但是其他士族之人的想法卻和顧淮之截然相反。
來顧府拜見顧玄的人太多,顧玄不堪其煩,索性讓他們統一定個時間,一起過來把話給說明白了。
這一次,考慮到顧淮之也快要弱冠了,顧玄有意歷練他,便將顧淮之也帶去正廳,參與了這次訴苦討
伐大會。
顧淮之放眼望去,來人全是如今數得上號的世家子弟。其中有一人劍眉星目,清朗如皎皎明月,正仔細打量著他。顧淮之略一思索就想起了這位的身份,巧了,不是冤家不聚頭,這位正是顧氏老對頭林氏子,看年紀,應該就是那個林家神童,當初顧琉還說顧玄有意培養顧淮之好贏過對方這個神童來著。
一不留神,顧淮之的思緒就飄遠了,被其他人稱讚時,顧淮之保持著優雅而不失風度的笑容,心裡還在想,這人叫什麼名字來著,上次舅公好像提到過,對了,林家寶樹,林朔!
顧淮之一邊聽他們訴苦一邊暗想:連林氏這等和顧家素來不對付的老對頭都急得來找顧玄了,看來世家這次是真慌了,要不然也不能放下多年的成見短暫破冰和好,想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林朔見顧淮之站在一旁保持微笑不吭聲,同樣也想起了顧淮之就是最近那個風頭快要壓過他的人,據說這位是顧氏玉人,同樣是少年天才,加上兩家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糾葛,林朔的注意力瞬間就全放在了顧淮之身上。見顧淮之只是淡笑不語,林朔好不容易找了個空擋見縫插針問顧淮之,「長公子一言不發,可是腹內已有成算?」
顧淮之正走神呢,冷不丁林朔就給他打了個聚光燈,讓其他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他身上。顧淮之忍不住暗罵林朔一聲坑貨,而後淡定笑道:「在座的都是博學多才的治國大才,晚輩哪敢輕易多嘴?不過是想來見識一番諸君的風采罷了。」
林朔卻直覺顧淮之沒說實話,忍不住追問道:「素聞長公子才智過人,此番又聽了諸位前輩一席話,不知長公子可有何應對之策?」
這人還沒完了是吧?顧淮之忍不住皺眉,淡淡看了他一眼,開啟了世家子必備的裝逼模式,一臉雲淡風輕的開口道:「晚輩愚鈍,不知諸位為何如此焦慮。」
「這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朝廷開科舉,以往我士族子弟哪裡需要考試,舉薦後直接任職便是。你竟然還說不知道我們在急什麼?」
顧淮之淡淡看了這個迫不及待跳腳的人一眼,隨意反問道:「難道你的意思是,世家子弟的學識還不如寒門庶族嗎?」
這人更加氣急敗壞,「那怎麼可能?」
--
顧淮之冷靜地向他們分析,「科舉之制一出,民心震盪,無數寒門子弟一定會緊緊抓住這根救命稻草,陛下剛登基,也不可能朝令夕改。我們與其探討該怎麼讓陛下收回成命,還不如仔細商量商量,怎麼從
中為世家謀得最大的利益。」
林朔冷哼一聲,「說得倒是容易,千百年來,士庶從來互不來往,如今陛下說開科舉就開科舉,日後我等士族竟然還要和庶人同朝為官嗎?」
顧淮之好心提醒他,「現在朝堂上也有不少庶族官員。」
林朔一噎,惱羞成怒,「你到底是哪邊的,怎麼盡為朝廷說話?」
「我姓顧,當然是世家這邊的。」顧淮之微微嘆氣,「只是請諸位前輩拋去憤怒好好想一
想,陛下真的會聽我們的勸誡收回成命嗎?真要如此,他就不會不跟你們商量一聲就突然下了詔,這一手,分明就是在防著世家。為何?無非是怕大家你來我往吵個沒完,以至於遲遲不能開科舉罷了。」
其他人也不是沒有腦子,聽了顧淮之這話更加垂頭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