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再大再耗油,有加油站可以去。在天上,一款只知道輸出功率但是不考慮燃油經濟型的航發,可沒有什麼使用價值。”
正在這時,有人高呼道:“快看!涵道比資料重新整理出來了!”
“1:11?”
“嗯?!我沒看錯吧!!”
“天吶,怎麼可能?發動機的截面看著不大啊?怎麼可能有這麼高的涵道比!?”
涵道比其實就是渦扇航發外涵道與內涵道空氣流量的比值。內涵道的空氣進入燃燒室與燃料混合,燃燒做功,外涵道的空氣不進入燃燒室,而是與內涵道流出的燃氣相混合後排出。
外涵道的空氣只透過風扇流速較慢且是低溫,內涵道排出的是高溫燃氣,兩種氣體混合後降低了噴嘴平均流速與溫度,較低的流速帶來了較高的推進效率和較低的噪聲,而根據熱機原理,較低的溫度能帶來較高的熱力學效率。
簡單來說就是,越高的涵道比,就代表了越高的推重比和越好的燃油經濟型!
涵道比是渦扇發動機的重要設計引數,它對發動機耗油率和推重比有很大影響。不同用途的渦扇發動機應選取不同的涵道比,如遠端運輸機和旅客機使用的渦扇發動機,涵道比區間一般為4~8。空優戰機選用的加力式渦扇發動機的涵道比一般小於1,甚至可小到0。2~0。3。
倒不是空優戰機不想要更高的涵道比,主要是因為渦扇的截面面積,決定了涵道比的高低。而因為作戰需要,經常做高速機動動作和超音速飛行的空優戰鬥機,需要更加流線的機身,所以只能忍痛將涵道比降低。換個角度來說,對於民航科技來說,任何空優戰鬥機都是油老虎!
而目前一般的民航渦扇發動機,比如通用電氣旗下的渦扇航發,一般的涵道比都控制在1;8左右。不是不想做的再大了,而是因為技術原因,如果這個數值再大的話,將會讓發動機的截面變得太過笨重,從而讓起飛和降落安全性大受影響。
而反觀天行i,因為葉扇形狀和內部結構的關係,在保持了發動機整體比例協調狹長的前提下,將涵道比提高至了1:11!
這,就驚悚了了!
見到這個數值,也就是這麼一個數值,上飛公司在場所有的的工程師們,心裡就只剩下了一個字。
大寫的……服!
第1507章:您之前說什麼來著?
聽到滿屋子的驚歎,李凡愚的心情才好了一些這才是天行i本應該有的待遇嘛!
不枉自己把剛剛到手屁股還沒坐熱的六級座駕肢解拆分的苦心啊!
嗡嗡嗡、
動力實驗室裡,除了天行i因為轉速不斷向頂峰攀登而發出的蜂鳴聲之外,更多的,是上飛的那些工程師止不住心中震撼,交頭接耳聲的議論聲。
很明顯,目前的推力和涵道比兩項資料,讓他們已經開始對這個小的不像話的航發,打起了深深的興趣。
而透過詢問,得知這款航發的所有智慧財產權竟然全部屬於正信,是一款從零開始研發,並且在短時間內上馬並完成的設計之後,議論聲達到了頂峰!
七千多個零部件,怎麼可能嘛!
想想之前七年的努力和心酸,這一刻,在面對這個似乎沒怎麼費力氣,就驚掉了一地眼珠子的航發,上飛公司的那些工程師們心中五味雜陳。
很不是滋味。
黃海興和梅一書的臉上,更是面露尷尬。航發這個東西,不像是一般的工業產品。就算是給你一個圖紙讓你照著抄,能抄襲並作出實機來都算是本事!
而世界上有限的幾家航發發動機制造商,對於自己家的專利技術更是如數家珍,根本不可能外洩。
所以就是說,面前的這個效能優異的小型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