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閉目沉思一陣。不知過了多久,關羽似乎已有決議,張口而道。
“大王離去已有七八日,想必不日將會歸來。關某接領將令,據關十日,十日未到,豈可棄之。且緊守至十日之限,待大王歸來,再做定論。”
關羽此言一落,眾人紛紛應和。關羽遂命各將先去歇息,以備戰事。同時又依戲志才所言,命一部軍士,來日徐徐將輜重撤走。
與此同時,在蜀軍營寨內。卻說諸軍安置已定,劉備召諸將於帳前議事。馬超正欲趕去,忽然祝融夫人卻擋在馬超面前,凝聲而道。
“大王此番若去,可切莫提備劉玄德加害於你。”
馬超聞言,面色一變,冷言喝道。
“某為彼盡心盡力,衝鋒陷陣,為此我南蠻兒郎死傷足有三四萬餘。此心如此,彼焉敢加害於某耶!?”
兀突骨聽了,急與馬超說道。
“大王此言差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自從大王於蠻境稱王,那劉玄德便連番派人進蠻境監視。早前數戰,劉玄德與諸葛孔明對大王多有怨言。大王如今貴為南蠻之王,手握重兵,劉玄德難會不生忌憚。況且近日我聽聞劉玄德欲害大王流言。無風不起浪。大王還需防之。”
馬超聽罷,臉色連變不止,心中亦起了一番危機之感,遂與兩人問道。
“那某又該若何?”
“當下大王可令小叔統領兵馬,伺候而動。我與烏戈國主一同隨大王前往去見。”
祝融夫人面色一沉,低聲而道。馬超聽了亦覺是理,即命人召馬岱來見,吩咐如此如此。馬岱聽了,臉色一連變化,在馬超耳畔低聲而道。
“蜀王素來仁義,豈有有加害之心。倘若我軍動靜被彼得知,難免不會落於話柄。此事族兄還當三思。”
馬超聽罷,眉頭一皺,冷聲向馬岱說道。
“蜀王或是仁義之人,但那諸葛孔明卻非那般好處。若果真有所變故,悔不及也。伯瞻休得多疑,且依命行事便是!!”
馬岱聞言,無奈長嘆一聲,領命而出。馬超遂與祝融夫人還有兀突骨等人前往劉備帳篷拜見。須臾,三人趕至,剛入帳篷,早見張飛、太史慈、張任、王平等將各列席而待。馬超看了眾人,發覺皆是臉色冷寒,心裡不由便是一緊。猝然,變故驟起。只見諸葛亮一手招起,便厲聲喝令刀斧手將馬超推下斬之。馬超面色劇變,驚問諸葛亮道。
“馬超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之?!”
諸葛亮聞言冷然一笑,扯聲喝道。
“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馬孟起你屢屢作戰不力,於私忘公,是不忠也。時年於蠻境稱王,卻不與君主通報,擅自妄為,是不義也。我觀你馬孟起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馬超聽聞,大叫無罪。張飛咆喝一聲,虎鬚倒豎,忿然而起,就**馬超撲去。祝融夫人急跪伏在地,泣聲而道。
“蜀王恕罪!!我王當年稱王之事,乃奴家一意撮合,我王諒在南蠻百姓受戰火之苦,望能早統蠻境,以安民心故而為之。更兼當時,多方酋長有造反之心。時勢緊迫,我王方才急於稱王!!”
諸葛亮聞言,面色一冷,卻不答話。忽然,帳外傳起一連串嘈雜之聲。不一時,只見文聘引著數十人馬,將馬岱擒來拜見。馬超一見馬岱被擒,頓時臉色煞白。諸葛亮面色更加冰寒,冷聲而道。
“馬孟起你若無反意,豈會叫馬伯瞻暗中統兵,以待事發!?”
馬超獅目一眯,腦念電轉,忽然頓首跪伏於地,連聲向劉備道說無罪。劉備梟目閃爍,慨然起身,手指馬超喝道。
“馬孟起,孤待你不薄,你為何反孤!!?”
“大王息怒!!某實乃受人教唆,以為大王欲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