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部分

艱苦。這是一場史詩般的旅程,從去年夏天出發,他們不知道從那條道路從河東出發越過兩國的邊境,到達了賀蘭山(這條路線,宋朝不能公開,怕引起遼國的不滿)。然後拿下興慶府後,再次到達了兀剌海城。和劉娥一樣,許多人也不知道兀剌海城在什麼地方,結果看到地圖,一個個叫道:“天哪,天哪。”

那時候已經是初冬,黃河都結冰了。然後再撥轉馬頭殺入興慶。不過這時候宋軍已經損耗不少了。所以進入雅布賴山。這個名字再一次讓百姓們發出驚叫。這些地方那是以前霍去病衛青李靖等人才到達的地方。

可畢竟是在西夏土地上,終於讓西夏人發現了。他們又從巴丹吉林沙漠轉戰到祁連山,被困。

這是一次波瀾壯闊的行程,至於現在石堅的大軍,已經走了多少里路,一萬里肯定不止,是一萬五千裡,還是兩萬裡,沒有一個人能夠計算出來。

但可以想像。他們吃了多少苦。特別許多時候還是在寒冷地天氣裡。行走在荒無人煙地沙漠。

宋朝百姓雖然崇尚文治。可不代表著他們一點血性也沒有。於是許多百姓跪在皇宮面前。要求朝廷派大軍前去營救石堅。就連陝西那些駐軍也坐不住。他們紛紛向范仲淹與山遇惟永請戰。

在這種情況下。劉娥也下了聖旨。要求他們立即出兵。

范仲淹還記著石堅臨走時。特地囑咐山遇惟永帶來地話。他不敢出兵。於是前去涇州。與山遇惟永、種世衡還有折惟忠商議。

山遇惟永說道:“不能救。為什麼石大人這一支軍隊來去如風。是因為他人數少。容易隱藏。但我們去營救石大人。人少了不行。人多了元昊就可以提前預防。你們看看河西走廓。兩邊都是大山。只要在險惡處兩邊將我們一阻。就會全軍覆沒。你們不知道半刀山在哪裡。它離宋境並不比興慶府離宋境近。就是我們攻到哪裡時。也一切太遲了。”

“那怎麼辦?”

“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只有將部隊作出祥動,吸引元昊的一部份兵力,然後就看石大人自己的。如果我沒有猜錯,石大人之所以將大軍帶到了半刀山,一是迫不得已。二是有意而為。但我有一種預感,石大人是第二種可能。”

“可是,他現在怎麼離開哪裡,前面幾萬西夏大軍堵住了,後面是幾百丈高的懸崖,石大人是人,不是神仙。”范仲淹說道。現在經過了幾次的硬仗,有贏有輸,他對軍事方面的知識也增加了許多。

山遇惟永苦笑了一下,說道:“石大人確實不是神,可他也許就是神。”

這一句將眾人繞得莫明其妙。山遇惟永解釋道:“因為他懂得許多知識,所以他的許多做法,讓人不可理解,所以讓人覺得他就是神。”

說到這裡,他喟然長嘆,說:“石大人自幼家庭辛苦,這讓他自己逼得自學,卻無意中走出了一條千古年來沒有人走過的道路。他這個山寨版讓我十分敬佩。不過範大人也讓我敬佩。”

范仲淹和石堅的幼年的生活差不多,甚至還比石堅更差,至少在世人心目中石堅還在很小的時候接受過父親的教育。至於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能夠學到什麼,就沒有人想了。小孩?少年的石堅能將他當作小孩子?有這麼牛的小孩?

“我那裡敢與石大人相比。”范仲淹一臉羞愧地擺著手,然後說道:“關健是現在朝廷也下了旨,讓我們進軍西夏。”

這些人,就是連范仲淹在內,可不敢抗旨不遵。就是他們有這膽量,如果石堅真的出事了,不說朝廷,就是老百姓也將他們撕吃了。直到此時,許多大臣隱隱覺得劉娥還是要保護夏竦,否則今天他無論在哪裡,都可能會遭到宋朝百姓的攻擊。

種世衡說道:“這好辦。我們現在可以集結大軍,但大軍出發要準備糧草裝備武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