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2部分

全都笑咪咪地走了。收穫不小。有兩貫多交子。夠他們喝茶的了,連喝酒也喝好幾頓。

李義先摸著頭說:“就這樣走了?”

韋晨望了王朝一眼,心想你這個朋友是從明裡冒出來的,一點也不懂,就敢闖江南?

王朝也是無語,這個李義先也太膽大了,估計要不是遇到自己,他到了這個叛區,沒有三天就會讓人抓起來。他耐心地向李義先解釋。

因為要躲避朝廷的盤查,越是天黑進入叛區xち越不會讓叛黨懷疑。如果在白天,出現在邊境,那麼就不會這樣對待他們,反而盤查得更嚴密。

但與朝廷相反,李織反而歡迎商人來往。畢竟她現在也需要交易。否則到哪裡弄錢來向士兵官員發餉。至少就是透支,也要應付眼下這幾個月。特別是開始,李織根本不是透支。她還想把疆域擴大。

與契丹聯手催垮宋朝。後來契丹與宋朝求和,這才不得不改變戰略。

而且江南出產豐富,無論魚蝦。還是欽州的茶葉,景德鎮的瓷器。還有絲綢,都可以為李織帶來收入。按照石堅的一句話,就是輸出型經濟。同時也需要鹽,鐵器。這必須要膽大的商人來到叛區與他們做交易。石堅查得的一批商人中,就有不少商人是因為與天理教做生意,讓機速房察覺出事的。

因此,在叛區,宋朝商人是最受歡迎的。除非讓他們懷疑,否則一路都不會受到什麼阻攔。

說著話,他們就快到了蕪湖縣城,不過現在已經關上城門,他們必須住在城外的客棧等候明天早上城門開了,才可以進城。不過王朝怕李義先這個菜鳥會出事,又將他喊到一起來睡覺,惡補了好一會兒現在叛區的情況。

夜無事,只是半夜裡,進來一群士兵查了一下房,同樣看到韋員的路引,也沒有為難,大手一揮離開了。

李義先好奇地問道:“那麼他們不怕朝廷的探子,進入叛區打探訊息?”

總算有點開竅了,這個問題問的好。如果真這樣松馳,不但探子容易混進來,而且混進來大量計程車兵,來個裡外一鍋端,就是大問題了。實際上人家本來就不笨,雖然是一個衝動青年。可畢竟管理過一些產業的。

王朝答道:“聳然也不可能讓你這樣大搖大擺地進入。明天還要到縣衙登記註冊,經過叛黨的官差驗查沒有問題時,再頒發新的路引,這樣才可以正式在叛區行走。”

這樣一說,明白了。如果是士兵,在臉上會有刺字,但是探子,這也沒有辦法,只有看舉止,如果探子高明,只好細查了。其實路引還只是一個形式,連李織也知道朝廷有專門的機構偽各種證件,就是用路引來限制這些人不能到處亂跑,可人家也許藏著更多的路引,可以讓他們將整個叛區跑個遍。這些路引李織還拿過來看過,她自己也辨不清。最少印刷術不如人,特別是石堅最喜歡做這事,連契丹皇帝的玉望也照樣敢偽造。

其實說到這裡,王朝又想起了石堅和蓉郡主聊天時說過的一些話。

那就是對朝廷的品價。石堅說過作為一個朝代,大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以及賢明程度都是愛加加(件)。愛加加是什麼?他不知道了,但知道一定是很好的意思。可是宋朝的軍事制度是最大的錯誤。真說起來宋朝對士兵是最好的,用的是募兵制,也就是你終生當兵了,不做其他的事。而不象其他朝代用的徵兵制。打仗時就召集在一起,不打仗了。各自散夥吧。因此這種做法仁道,但開支巨大。這不是一萬兩萬。而是八十萬常規軍,也就是宋朝所說的禁軍,還有也許數量更多的鄉兵廂兵蕃兵。換卜婷他朝代。十萬也養不起六戚繼典二萬新軍最後環不得孫敵,沒有錢來養。(這個石堅沒有說)還有一個原因。朝廷是有心。卻辦了壞事,一是現在宋朝百姓生活富足,不願意拿那麼一點軍餉。同時因為這種軍費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