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個個火眼金睛。
謝婉瑩直話直說了:“金老師,我預估如果做分流術可以只給她開兩刀或是三刀。”
“嗯。”金醫生先是應了聲,之後恍然,再“啊”的如女高音。
金醫生是神經內科醫生,當然懂專科手術腦室腹腔分流術是怎麼做的。
耳聽金醫生驚訝的那一聲,現場一幫年輕醫生醫學生有了疑問。
“瑩瑩說的什麼兩三刀是什麼意思?”魏尚泉小聲求教潘同學耿同學。
金醫生喊的什麼?
“魏尚泉,你知道不知道你是來神經外科實習?”另兩人潘同學和耿同學,懷疑他不務正業沒有認真複習神經外科功課了,否則怎會連這個神經外科的常見手術都不知道。
腦室腹腔分流術的過程,簡易來講是這樣的:腦袋鑽個孔,引流管插入裝腦脊液的“池子”腦室裡頭,引流出多餘的腦脊液,放出來的腦脊液弄哪兒去,像尿管那樣接尿袋再倒掉嗎?
整天掛個袋子,久了會降低病人的生活質量的,而且容易發生感染。
腦脊液若感染遠比尿路感染嚴重多了。
最好是引出來的腦脊液不放外部引流到人體自身可以回收腦脊液的地方。
如上面說過的腦室造瘻。
人體內能吸收“水”的地方有哪些。
理論上來講,只要是人體內有液體流動的管道都是可以回收“水”的,比如說心臟,比如說膀胱,全是收“水”的好池子。
從醫學歷史上來講,很多病人當了醫生這些手術的小白鼠。最終統計數字篩選出來,最佳路徑是引流到腹腔。所以有最常見的腦積水腦室腹腔分流術,將引流管另一端放入腹腔。
管子一端在腦袋上,一端去到肚子,裡頭走的是要避免汙染的腦脊液。
這條管子該有多長。
況且這種做分流術的病人如果始終沒法解決病因是隻能把這管子帶一輩子的。
能讓病人外帶引流管度過餘生嗎?
最好是別要這樣做。把管子埋到人體內部,好像變成人體內一條血管那樣,可以更好避免汙染扭管斷管等意外發生。
在這個手術中一個重要步驟是開皮下隧道。
人體若包層皮,皮下像個容器,裡頭包羅永珍各種器官組織。
管子進入皮下,皮下不像血管有壁可以束縛住管子,是個相對自由的世界。
醫生需保證管子順溜著從最方便通暢的捷徑來到目標腹腔,而不是讓管子中途亂動來亂動去不知跑哪兒去或是繞圈圈扭結了。
皮下同時不是一個完全自由的世界,有的地方可能有阻礙,管子難以透過。
主要原因是頭到腹部這段距離太長,醫生有時候想用力穿偶爾很難用上勁,也難以察覺到是什麼情況導致,容易失敗。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開啟中繼點。
這個手術慣例是要在中途開啟兩到三個口子,來抓住管子做接力穿。
謝同學說只需兩刀或三刀,起始端終末端的切口是避開不了的,意思是她認為中繼點她只需開一個或是零個。
莫怪金醫生要先啊一下:是真是假?
------題外話------
謝謝親們的支援!!!晚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