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術片也能賺錢,前提是要是張億謀那樣的導演,鞏莉那種國際知名的演員才行,《陽光燦爛的日子》不符合這個標準。

一個新手導演帶著一群沒有名氣的演員,就算是劇本再精彩也沒辦法獲取投資商的信任。

“其實,我們最想要合作的夥伴是你。”聽了聞雋的分析,劉曉青真誠的說道。

這句話劉曉青這幾天說了不少次,每一次都是那麼的誠懇,絕對稱得上是華國演技最出色的女演員之一。(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八章 投資未來

這是林子軒三人商量後做出的調整。

經過前面三天的接觸,他們發現直接和香江的投資商交流很難說服他們。

一個是這部電影的確存在著風險,不被看好很正常,還有就是香江人有排外心理,不怎麼相信內地人,以及內地的投資環境。

平時交談中可能看不出來,一旦牽扯到投資香江人就會極為謹慎。

於是,他們改變策略,準備用香江人來說服香江投資商,這就需要一位可靠的人選。

這個人要是個熟人,還要在香江的電影圈有一定的影響力,熟悉電影的投資和製作,只要全力說服這個人,事情就好辦了。

劉曉青想到了以前有過合作的聞雋。

聞雋最早出身於香江的一家電視臺,後來進入電影圈,做過編劇和製片人,也做過明星的經紀人,在香江娛樂圈有一定的名氣。

這個人腦子比較活,善於把握機會。

他聽到劉曉青的話,有點驚訝,不過倒是沒有懷疑劉曉青和姜聞要坑他,這兩人都是華國的著名演員,還有一個知名的編劇,沒必要合夥騙他。

他在考慮從中能得到什麼好處。

香江迴歸不可避免,華國國內的電影市場據說今年也放開了,允許外部資金進入,以後香江和內地電影圈的合作交流一定會更加頻繁。

雖然香江娛樂圈的人對此持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但聞雋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時機。

他想和內地的電影人建立一種密切的合作關係,為日後早做打算。

剛才姜聞和林子軒講了一些京城演藝圈的掌故,聞雋從中能夠聽出這兩人在京城影視圈的地位不低,姜聞是軍人家庭出身,林子軒年紀輕輕已經是一家電視製作單位的負責人了,還到美國拍攝了一部投資高達150萬美金的電視劇。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兩人在京城的背景很硬,關係很深,就算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也有不小的能量。

他心裡這麼想著,卻沒有立刻答應。

“劉小姐,你這可是為難我了,我到哪裡去找有錢的老闆啊。”聞雋推脫道。

“你太謙虛了,以你在香江電影圈的地位,那些老闆都要來找你呢。”劉曉青恭維道。

“好吧,我幫你們問問先。”聞雋勉強道。

到這時候他還是沒有說死,留有餘地。

告辭之後,聞雋回到家裡,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始打電話,最好查證的是《阿郎的故事》,這部電影的確有林子軒的參與。

他向在花城的朋友詢問,內地熱播的那部《京城人在紐約》投資規模和製作單位都沒錯,是林子軒和姜聞合作的電視劇。

至於更深的資訊他就查不到了,比如林子軒的岳父是文化部的官員。

聞雋在京城還沒有那麼深的關係網,內地的資訊還是相當的封閉,不是真正一個圈子的熟人不可能知道的那麼清楚。

不過有了這些也就足夠了。

聞雋下定了決心,作為一名製片人,他和不少投資商都很熟悉,對於這部《陽光燦爛的日子》他有自己的打算。

這部電影的風險的確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