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52章 【廢除宗室】

對於藩王、宗室的反抗,項南並不放在眼中。 因為從朱棣造反,奪得皇位之後,為了避免自己的皇位,也被其他藩王奪去。因此從繼位之後,就開始不斷削減藩王、宗室的權力。 剝奪他們的護衛權,也即是兵權,將他們從邊疆移到內地,以便加強對他們的控制。 朱瞻基繼位之後,繼續削藩,制定了新規,進一步削弱了藩王的權力,限制了藩王的人身自由。 諸如藩王不得干預地方行政;王府官員不得兼任地方官職;藩王不得與朝內勳戚貴族聯姻;藩王不得自行來京朝覲奏事;諸藩王之間不得會見;藩王在封地駐守,不得隨意出城…… 經過一連串的削藩之後,如今的這些藩王、宗室只是在財政上享有特權,但是兵權、行政權已經被剝奪。 而沒有行政權,他們就影響不了地方,最多欺負欺負平頭百姓罷了;沒有兵權,他們想造反也沒有底氣。 在黎民百姓眼中,他們或許是高高在上的金枝玉葉,皇子皇孫。但其實在項南眼中,這些藩王不過是圈養的肥豬而已,根本沒有什麼威懾力。 項南現在甚至巴不得這些藩王、宗室鬧得兇一些,他正可以藉此剝奪他們的封爵,沒收他們的田產,並將他們逐出宗籍。 如此一來,直接斬草除根。 因此項南隨後下旨,將鬧得兇的藩王、宗室降爵、削籍、沒收家產。至於那幾位興兵造反的藩王,則直接調派兵馬平叛。 那些藩王倉促起兵,兵士不多,盔甲不全,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其實也莫說他們了,正德年間,明朝軍力已經大不如前,但寧王造反之後,依舊四十多天就被平定了。 何況如今,明軍的戰力還是有一些的。而且項南也有識人之能,派出的大將,很好的完成了任務,不到兩個月時間,幾路反王就全部被剿滅。 最後,這些反王都被就地處決,他們的封地被朝廷收回,他們的子嗣也被削去爵位、宗籍,從此之後,不得再以龍子龍孫自居,只是一般的朱姓人而已。 而那些造反的都被殺了,哭廟的、上折的也遭到呵斥,其他藩王、宗室見狀也只得罷了。 有家底的就吃家底,有本事的就自食其力,沒家底又沒本事的,那就只有擎等著餓死了。 反正項南對這些宗室、藩王毫無感情、親情可言,也並不同情他們的遭遇。就算他們落魄了,或者被餓死,他心中也不會有絲毫漣漪。 如此一來,項南算是徹底把藩王、宗室給廢了,也給朝廷節省了大筆開支。不說別的,光是每年的俸銀、祿米,就夠養幾十萬軍隊的了。 項南正好把省下來的錢用在軍備上。 …… 而就在項南削藩時,東南的商人們,也跟倭寇打了起來。 原因也很簡單,項南解除海禁之後,沿海的商人們立刻就瞅準商機,造船出海準備與南洋做生意。 其實在此之前,朝廷雖然一度禁海,但沿海的商人,跟南洋一直沒有斷了聯絡。 他們大多是透過走私賺錢,跟倭寇甚至還是合作的關係。 有史料記載,“國初......兩廣、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為生者萬計”、“緣海之人,往往私下諸番貿易香貨,因誘蠻夷為盜”、“東南諸島夷多我逃人佐寇”…… 但走私的話,規模會受到限制,而且難免會被明朝的水師阻截。因此如今開海之後,商人們大多選擇在海關交易。 這樣一來,合法合規。雖然要繳納稅賦,但是不會再被明朝水師阻截、查扣。更關鍵的是,交易的規模更大,賺錢自然也更多,因此就犯不上跟倭寇合作了。 畢竟既然是合法的生意,何必再讓倭寇摻一腳進來。 商人們選擇跟倭寇分道揚鑣,不再讓他們分走一塊蛋糕。而倭寇自然也不不願放棄利益,於是雙方就開始鬧起了內訌。 當時兩廣、江浙一帶的商人,本來就多是兩面派,入則為商,出則為盜。 就像明朝嘉靖年間的大海盜汪直,“置硝黃、絲棉等違禁貨物,抵東瀛、暹羅、西洋諸國往來貿易”。 其部下甚至可以堂堂正正的在蘇杭等地的大街上與百姓進行買賣,百姓則爭相把子女送到汪直的船隊中。 汪直當時還只是朝廷默許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