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一年的三月份,由李安執導的武俠片《臥虎藏龍》,在奧斯卡金像獎上,取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配樂等四項大獎。 並且之後還在美國取得了一億零二百萬美元票房,全球票房更高達兩億零五百萬美元。這樣的成績,讓內地的導演無不羨慕。 其中就有張義謀。他在拿下歐洲三大影展的最高獎項之後,目標就對準了好萊塢的奧斯卡金像獎。 但可惜的是,雖然他的作品入圍的很多,比如《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都曾入圍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但是卻並未中獎,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而張義謀也在思索,應該如何拍電影,才能獲得奧斯卡的青睞。李安的《臥虎藏龍》的獲獎,頓時給了他不小的靈感。 因此他也準備拍一部武俠電影,以此來衝擊奧斯卡金像獎。 為此,他看中了知名作家李馮的中篇小說《刺秦》,並準備將它拍成電影。而改編後的劇本,就是項南看到的《英雄》。 項南知道,《英雄》是張義謀的代表作品,也是開啟中國大片時代的電影。 在此之前,中國的電影大多都是中低成本的,製作資金在幾百萬到幾千萬左右,場面都比較小。而《英雄》的製作成本為兩個億,創下了投資的記錄。 從此之後,中國的電影成本一部比一部高,而商業大片也逐步成為國產電影的主流。這對中國電影的發展,其實是有利的。 因為,好萊塢的經驗證明,大片往往比中小成本的影片,更易取得高票房,高回報。 因為大片投資較大,製作也會更精良。同時,大片在宣傳上,也更捨得投資。而一般的中小成本影片,製作往往粗糙。 比如內地那些《筆仙》、《筷仙》、《床下有人》之類的網大級別的電影,製作成本就幾十萬到幾百萬,質量粗製濫造、敷衍了事,根本就沒有電影應有的品質,所以往往都是院線一日遊。 而且,因為沒錢做宣傳,所以即使上映,大家也都不知道,自然不可能花錢支援。比如前些日子上映的《張之洞》,上映首日,票房才九十元,簡直虧到家了。 …… 《英雄》這部電影,雖然在國內譭譽參半,但是在國際上卻相當知名,甚至被視為是張義謀最好的作品。 也正因此,它不僅在內地獲得兩億五千萬人民幣票房,而且還在國際上獲得一億四千萬美元,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 因此,張義謀要拍這部大片,項南自然是非常支援。 “張導,不要吝惜錢財,一定打造成內地最好看的武俠大片。”他笑道。 張義謀點點頭,“程教授,謝謝您。” 他預測《英雄》的成本就不低,因為他要拍很多大場面,要搭建很多建築,還要做很多的特效,並要用到大量的群眾演員……這些都是需要錢的。 項南允諾他無限的資金支援,對他來說,無疑是極大地信任和支援。 “不過,我只有一個條件,演員必須全用內地的。”項南點名道。 原版的《英雄》用了一大幫港臺藝人,在他看來,原本是大可不必的。 固然李聯傑、梁超偉、張蔓玉、甄子丹是有點名氣,但實話說,《英雄》能夠在國際上贏得盛譽,核心元素還是張義謀。 李聯傑、梁超偉、張蔓玉、甄子丹,起到的作用,近乎是微乎其微的。理由很簡單,李聯傑在好萊塢的地位,連二線影星都不如。 他在好萊塢主演的電影,如《狼犬丹尼》、《致命羅密歐》、《宇宙追緝令》、《龍之吻》等,都算不上大製作,也就是B級片的水準。 張蔓玉、甄子丹則是從來沒打入過好萊塢,而梁超偉年紀一大把,才演了漫威裡的文武,一個反派角色,就更不值得吹噓了。 因此,項南並不希望張義謀浪費資源,去捧那些已經過氣的港臺明星。憑藉這一部《英雄》,麒麟影業完全可以推出屬於自己的票房巨星,犯不上便宜別人。 “程教授,這部電影,我想打造成國際級的大片,咱們內地的藝人,怕是不行吧?”張義謀擔心的道。 內地的演員,除了鞏利之外,其他好像沒有在國際上知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