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兒已經知道我們要怎麼做,那麼就不能去找太子,再等兩天吧。”
“等誰?”楊志誠疑惑作問。
正說著話有家丁急急跑進門,遞過一封通道:“小姐,有人送來信。”
“看來不用等那兩日。”接過信看清上面的印鑑時,楊書瑾扭頭對著楊志誠一笑,楊志誠仔細瞅去,那印鑑上赫然刻的是“吳王”二字。
原來姑姑是早已有所準備,楊志誠暗暗稱奇,心寬下的一瞬看著她如往日一樣的笑語晏晏不由問:“姑姑,清兒姐姐那樣,你不難過嗎?”
楊書瑾提著信走至門口,抬頭看著依舊刺眼的秋日,不緊不慢的說了句:“將心比心,你覺得呢?”
楊志誠順著望向她,只覺此時她眼中滿滿晃晃那傾瀉如水陽光比眼淚還要哀傷百倍。
作者有話要說:又冷又熱~哎喲喲~
嫁人以翻案
兄長有難,書瑾心恍難待,此番書信只為求神安,望月竹與恪諒之,若書瑾盡全力仍未能救得兄長,願恪能予以一臂之力。長安字。
短短一封信李恪這幾日看了不下百遍,心慌難待,到底是有多心慌難待她才會前後署名都弄得不一樣。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殿下,小瑾的事是否已有主意?”蕭月竹端著湯盅進門,見他手旁又是擺著這信,忍不住問。
“京城傳來訊息,六弟裝病未去之官的事父皇已知曉,被關禁閉,而房玄齡對此事持中立態度,也就是說房遺直不能有所動作,丫頭這回可是孤立無援。”李恪摺好那信夾在書中,走至圓桌旁坐下。
蕭月竹一聽有些著急,慌忙又問:“那怎麼辦?小瑾和她哥哥豈不是……”一個詞卡在喉頭是怎麼也說不出口。
“莫急,”李恪輕輕覆住她手,示意坐下,這才道:“現在朝中大部分人都未表明態度,多是依著形勢附庸之輩,我已作決定,回長安。”
“回長安,可是皇上不曾降旨,貿貿然如何回去?”蕭月竹緊著眉頭,有些遲疑。
“我自有辦法。”
蕭月竹知道所謂的辦法時還是吃了一驚。
貞觀十一年九月十七,安州都督吳王李恪因狩獵過度,毀壞農田受御史大夫蕭瑀彈劾,太宗怒,斥其驕縱,責令免官,削戶三百。
貞觀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李恪由安州回赴長安,讓周旋於楊崇敬一案的大小官員頓時有些慌亂。更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李恪一回長安,竟是毫不避嫌去了楊府。
“你再晚來兩日好了,誰也不用看,眼不見心不煩。”楊書瑾見到人便是在接到信的第二日,坐在後院叼著筆,見到他才慢吞吞的給了這麼一句,顯然是知曉他會來所以專程候著。
“丫頭,我可是千里迢迢從安州趕回來,你以為被免官削戶是因為誰?”李恪撩開長跑在她對面坐下,沒好氣的問道。
“應該不是為了我……”看著李恪眯起眼連忙起身倒茶,一句話吞回半句轉開話題:“月竹怎麼沒有一起來?”
“昨日她有些不舒服,大夫一查說是有兩月的身孕,我便沒讓她過來。”李恪說這話時臉上有著絲絲光彩,好看的眉宇換上一層柔和之色。
“李恪,你很厲害嘛,這麼快就那啥啥,嘖嘖,平時想必也努力。”楊書瑾打心眼裡高興,說話也就沒了分寸,惹來李恪一陣無奈之笑。
“你還是不是黃花大閨女,說話小心著點分寸,叫旁人聽去哪個還敢娶你。”
“嗯,沒人娶那就你嘍。”
話是隨意的話,語氣卻是十分認真,李恪一時竟也沒分辨出她的意思,蹙著眉有些不明白的看向她:“何意?”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楊書瑾微微一笑,將筆擱置一旁恭恭謹謹起身朝他跪下:“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