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之前的那個房門。那本書是他兒子寫的,只要是莫鈞濤自己講述的一些個事兒。
另外,遵儀這個事兒,在地方誌裡也是有的。所以。造不了假。
其實,《黨史》裡有很多正能量的東西,要知道,共黨用了28年,從無到有,打下了一個新中國,這裡面是多強的正能量啊?這得經歷多少的挫折,多少的艱辛才完成了這樣的壯舉啊!
而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有無數的人,開動腦筋。自力更生,自主創新,這才有後來的成功。
隨著《扁擔銀行》的熱播,這部劇的收視也越來越高,不過,漲幅還是比較小的。
最高收視率到達了3%以上,但平均下來,還是隻有1。5左右。
說實話已經是很好了,甚至都超過了去年,而且在網路上的播放次數也是順利破億,網路播放,至少要比央視的播放晚一天嘛。
後來的劇情也是很有有意思的,比如到了延AN之後,那就主要是賣鹽了,陝BEI其實是重要的鹽產區,而且這種鹽跟海鹽還不一樣,屬於青鹽,這東西是可以用來刷牙的,曾經屬於奢侈品。
而到了建國之後,那事情就更多了,魔都的金融戰,還有後來教科書上有寫過的‘公私合營’。
我們的教科書上,對公私合營的解釋是,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施行的社會注意改造。
就這個說法,雖然也是挺好聽,但總體來看,那不就是把民族資本家的東西,給變成國家的嗎?那這裡面就沒有點兒問題?這裡面沒有巧取豪奪嗎?
這麼說吧,是人就會這麼想,如果只看歷史教科書的話。
但如果知道當時的情況,經歷過當時的那個年代,那看法就會完全不同。
當時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新中國成立,三座大山都沒了,都被打掉了,可我們的民族資本家們都是一個什麼狀態呢?
沒錢!
對,資本家沒有錢,就跟地主家沒有餘糧那是一個道理。
資本家怎麼還能沒錢呢?這幫民族資本家難道都是傻瓜嗎?
還真不是,要說這個事兒,說到底那還得感謝蔣公啊。
就當時,國內最大的民族資本企業,榮氏企業,在1948年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資不抵債。
當時榮氏企業的資產差不多有1000萬大洋,但他們欠銀行,至少有2000萬大洋!
說白了,就這個公司,一早就不是他們的了,老蔣是隨時可以把這個企業收歸國有,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甚至他都不屑這麼做,因為根本就沒什麼油水啊。
這可是榮氏啊,這是全國最大的民族資本企業,我們可以想見,當年的那些個商人,那些個小資本家,那到底是一個什麼生存狀態。
那再說這個‘公私合營’,其實不就是‘債轉股’嗎?
當時,新中國成立,中央銀行也繼承了之前銀行的財產,就現在四大行,交通什麼的,在以前都能找到歷史。
所以說,實際上,真正把民族資本家逼向共黨的,就是老蔣,就是四大家族,就是這幫傢伙搜刮的太厲害了,連口吃的都不給其他人,吃相太難看,這才促使後來完成了‘公私合營’。
而這個‘公私合營’的完成,也促使我們國家計劃經濟的產生,因為全都是國有的了,全都是國有企業了。而這一切,其實全都是老蔣的功勞!
要怎麼說,老蔣這傢伙沒準就是**最大的臥底呢。
這個國家計劃經濟,說實話,那是有好有壞,後來確實是不適應市場的變化,這個沒錯,但在當時的情況看來,還是讓一窮二白的中國,最起碼的生存發展了下來。
這個最起碼,很多現在的人都體會不到,因為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