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了。我們現在是在靠江邊的一家茶館,我讓司機將車開到公路邊。”
很快就到了茶館。茶館外面站滿了人,小小的茶館裡面。也有20多人,不過沒人大聲說話。一張長條桌的兩邊,各坐著幾個人,後面的人就是站著了。
熊剛強這邊坐著的,是李雙燕、安瀾,還有兩個人,都是公司從各企業調到易河來培養的,有了他們在,午陽覺得自己就沒有必要過來了。
對方坐著的,一個是剛才那個守材料的老人,另外還有一個50多歲的光頭老漢,3個40歲左右的中年人,還有一些年輕人站著。
熊剛強介紹說:“郝師傅,譚師傅,這位是市委黎書記,你們認識吧?”
光頭譚師傅說:“在電視上看到過,真是這麼年輕呀。”
熊剛強說:“書記,這幾位都是李家坪的頭面人物,說話能夠頂用的,也是居民自己選出來的代表。李家坪的改造專案,是他們主動跟我們聯絡的。”
“現在你們談到哪一步了?”
“實質性的問題基本上都談好了,現在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必須請您解決。”
“什麼問題?”
熊剛強說:“黎書記,這些土地是國有的,居民雖然都有土地使用證,可畢竟不是能夠私相授受的,按照通行的做法,都是政府將土地收回,然後再拍賣,其差價,政府除用於安置拆遷戶外,剩下的就是財政收入了。”
譚師傅說:“黎書記,政府要拆遷,我們也同意,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嘛,可是,你們當官的,肯定都是聰明人,是能夠算得清這筆賬的。這裡居民這麼密集,房屋建得屋簷挨屋簷,拆遷後賣出去,政府肯定還要貼錢,不如政府就不插手,讓我們自己改造算了,就當是民間資金參與城市改造好了。”
午陽說:“不知道市政府是怎麼規劃這塊地段的呢。”
李雙燕說:“我們找了市規劃辦,這裡還沒有進行規劃,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改造方案。關鍵的問題,是要說服市政府,與其補貼幾十個億進行改造,就不如不幹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將其交給我們公司做好了。”
午陽說:“如果你們的改造方案,跟市政府的整個城市建設方案比較協調的話,市政府就能夠給上上下下一個交代,交給你們做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實午陽知道,這個李家坪既不是在市中心,也不處在交通主幹線上,不管是用於開發房地產或者是建商業區,都是意義不大的,最好的商業用地可以拍賣到1800萬/畝,這裡就600萬/畝都是沒人要的,何況拆遷費就要1500萬/畝,政府徵購這裡再拍賣,將補貼30多億,這樣的虧本生意,頭腦正常的人,都是不會做的。但是,正如熊剛強所言,土地是國有的,不是居民和公司能夠私相授受的,即使這裡跟居民談好了,法定的程式還是必不可少的。
安瀾攤開一張列印紙。上面已經畫了草圖,“黎書記,您來看,這是李家坪的平面圖,這條s形的線。就是麻石街,居民的房屋都是沿這條線建的。我們協商的結果,都畫在這張紙上了。”
安瀾換了一張紙,上面有三條街道,還有兩條線,將李家坪劃分為6個地塊。“黎書記。您看,這裡的街道,從建設路直通到沿江風光帶,代表們的意見,是將中間的街道給我們公司。兩旁的街道,就給他們。街道寬是8米,兩旁的地塊,寬度都是30米,最靠邊的兩塊,只建一邊門面有15米就夠了。整個街道和門面的寬度,是114米。如果從建設路到江邊全部拉通,長度是1100米。佔地面積188畝。其餘的地皮,就用來建住宅區了。”
午陽說:“李家坪的地皮,連線上了建設路嗎?”
郝師傅說:“黎書記。熊老闆他們的已經連線上了,我們的沒有連線,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