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拍几案,金童淡淡道:“好。道經最後的總論,果然jīng闢,世人愚昧,以為老子的大道只是無為,有幾人看到過最後一章,無為,卻是無不為啊。”
他上輩子不是沒細細研讀過道德經,只是當時年齡小,文字功底相對不深,最多看懂字面意思,又哪能體會到其中的深意?
“道德經……”金童冷笑,自言自語道:“誰言只是入門雜說?無為是有大為,無謀是有大謀,無用——有!大!用!”
同一時間,站在太和山前,無奈盯著真武宮緊閉大門的青蓮童子忽然一個激靈。
“不到辰時不開門,真武帝君為何這麼懶呢?我真上去叫門,好像是我兜率宮來人太過囂張,壞他規矩,等著吧,真真的難受。”
“適才心中有感應,彷彿那小子在西方,看這時辰,便是去一趟也是不晚,乾脆去吧。唉,我命苦啊,以後不能再這麼實誠了。”
青蓮童子抖了抖衣服,身影“唰”的消失了,比起玉機子或玄心子等人,那是快了無數倍啊……
………【第二十四章 無為有為】………
關於道,是有一些問題亙古長存的。
何為“道”,道就是天地萬物以及之外其他所有事物執行的總規律,當然,這個定義用“現代”語言來說能說的過去,畢竟“近代”以前,東方的哲學思想一直沒有經過系統的總結研究,沒有這麼多的專有名詞,所以難以描述,但《道德經》用了5000多字的篇幅,還是給說的很透徹了——什麼是“道”,人怎樣使自己符合“道”的規律,人又如何運用“道”。
《道經》講“道”,說的是“道”本體的執行,《德經》講“德”,說的是人如何根據“道”的指引為人處世或者治理天下。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就是老子的境界,或者說,這就是他所描述的,依靠大成的“道”來治理國家,最後所能達到的成就。有人說,德經倒數第二段從本質上闡明瞭老子的態度是消極的,他希望社會退步,最終退步到原始社會的狀態。並且拿諸子百家其他的言論來交相輝映:法家希望社會在固定模式下繼續發展和變化,儒家希望社會退回到周朝初期“克己復禮”的社會,而道家希望社會退回到連國家都沒有的狀態,為什麼,老子自己都說了老死不相往來了,哪有一點國家社會的元素?
“笑話!”金童自言自語,嘴角還帶著一抹冷笑。
“現代”的某些人,利用資訊的發展,道聽途說了一些歪理,就來盲目的批判先賢,扭曲到了連一些世人公認的規律都忘記了地步。
唯物主義辯證法裡有一條哲學基本規律叫:否定之否定。理解起來很容易,透過否定從前而到現在,再透過否定現在而到未來,這個過程是一種進步。有人舉例說:問一個三歲小孩1+1是怎麼回事,三歲小孩不知道,問一個十歲小孩,他告訴你等於2,再問一個大學生,他沒解開哥德巴赫猜想,不知道1+1是否成立,所以遺憾的說他不懂。那麼這個1+1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就完成了一次否定之否定的進步歷程,從不知道,到知道,再到不知道,代表了這個人知識的積累。
那麼,說到國家社會呢?
原始社會沒有階級,後來否定了,有了階級,是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等,再後來又要否定階級,先來個社會主義社會,以工人階級為主導,以後還要發展成**社會,全面消滅階級。
誰敢說,**社會是退步到了遠古?
那麼,誰又能說,老子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就一定說的是原始社會?而不是經歷過無數次社會變革之後的生產力極度發達的新社會種類?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