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他們二人的臉上並無特別的沮喪。
“臣領旨!”
看著兩個白髮蒼蒼的老臣,一眾文武大臣的臉上,全都露出尊敬之意。
等他們領旨坐下後,大殿中很快傳出一陣低聲議論。
“也不知道哪位將軍,有機會擔任尚書右僕射?”
“究竟是吏部尚書侯君集?還是兵部尚書李績?亦或者是禮部尚書李道宗?”
一眾文武大臣紛紛轉過頭,把目光看向年輕一些的侯君集、李績和李道宗三人。
至於張亮,則不在眾人的猜測範圍之內。
畢竟這幾個大將軍,就屬張亮立下的戰功最少,而且還在在卑沙城折損了數千士卒。
就在文武大臣低聲議論之時,內侍尖銳的聲音再次響起。
“大唐皇帝令,中軍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統御大軍連戰連捷,滅敵數十萬眾,守土開疆功勞甚大,朕甚嘉之。即日起升任為尚書右僕射!”
侯君集的臉色一喜,他連忙持著笏板站起來說道。
“臣謝陛下隆恩!”
李世民微微頷首笑道:“侯君集,尚書右僕射需要更強的政務處置能力,你可多向申國公請教。”
侯君集謙虛地應道:“臣遵旨!”
文武大臣看到侯君集得此重職,臉上紛紛露出各種各樣的表情。
內侍接著念道:“大唐皇帝令,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績,料敵於先,百戰百勝,即日起升任為吏部尚書!”
李績恭敬地站起來應道:“臣謝陛下隆恩!”
他從兵部尚書升任為吏部尚書,雖然官職品階沒有變化,但是權力卻變得更高。
畢竟吏部是六部之首,掌管百官的考核和任命。
有了侯君集的升任案例在,文武大臣對李績的升任,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等李績坐下去後,內侍接著尖聲念道。
“大唐皇帝令,遼東道行軍副大總管李道宗,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建有高功,即日起升任為兵部尚書!”
李道宗恭敬說道:“臣謝陛下隆恩!”
對於李道宗這個皇親國戚擔任兵部尚書,文武大臣的心裡產生了一絲波瀾。
這麼多年,陛下都在有意識地壓制李道宗這些皇親國戚的官職,沒想到這一次竟然開始放權。
“該死!”
張亮在心底暗罵一聲。
他原以為兵部尚書留給他來擔任,沒想到竟然被李道宗摘了桃子。
內侍尖聲念道:“大唐皇帝令,滄海道行軍大總管張亮,渡海而戰,參戎入輔,即日起升任為刑部尚書!”
張亮朗聲應道:“臣遵旨,謝陛下隆恩!”
刑部尚書雖然達不到自己的期望,但也是六部尚書,而且權力不小。
對於張亮升任為刑部尚書,反應最大的是房遺愛。
他的臉色鐵青,胸膛在上下劇烈起伏。
因為這段時間房遺愛和高陽一直在努力,想要爭取刑部尚書一職。
現在看來,他徹底沒望了。
內侍繼續念道:“大唐皇帝令,遼東道行軍總管張士貴,宿衛忠正,以安社稷,升任為禮部尚書!”
張士貴連忙站起來應道:“臣謝陛下隆恩。”
沒想到他這個右屯衛大將軍,駐守了十餘年玄武門,竟然會被陛下任命為禮部尚書。
內侍沒有停頓,接著高聲念道。
“大唐皇帝令,中軍行軍副大總管杜荷,謀猷經遠,綱紀帷帳,社稷良臣,即日起升任為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