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沒想到還真有人接他的話,於是他把西突厥使臣的話接過來說道。
“這位使臣說的沒錯,流淌著一樣血脈的才是家人!”
“試問諸位使臣,你們的身上和我們大唐流通著一樣的血脈嗎?”
原本一群還大聲嚷嚷的藩國使臣,他們聽到杜荷的這番反問後,頓時低著頭不知道該如何狡辯。
因為他們原本就弱了大唐一頭,如果繼續站出來無理取鬧,定然會惹惱大唐這頭猛虎。
就在眾使臣沉默時,西突厥的使臣也意識到他說錯話了,其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難看。
他怯怯地轉頭看向左右兩側的使臣,發現其他人全都朝他怒目而視,恨不得抽出鞋子把他抽一頓。
原本以為這場鬧劇就此結束時,倭國使者再度向李世民請求道。
“天可汗,下臣聽聞大唐有新的養殖技術,能圈養數百斤的大胖豬。”
“不知大唐可否傳授此等養殖技術,以後我們的子民餐桌上,也能吃上二三兩美味的豬肉?”
李世民看到倭國的使者不依不饒地討要技術,他的臉上也露出一抹不悅。
可當著其餘藩國的面,他作為天下之主也不要明著拒絕,於是再次朝杜荷示意,讓他代為回答這個問題。
杜荷咂吧一下嘴巴,隨後瞥了倭國使臣問道。
“我們大唐哪有什麼新的養殖技術?”
“你這個小道訊息從何處得來?”
現在杜荷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揪出這個瞎說話的人,一天天淨把大唐的老底往外說出去。
“這”
倭國使者聽聞杜荷的這番話後,他的臉上露出一抹遲疑。
他心裡也清楚,如果在太極殿上把這個好友說出來,恐怕他的這個好友會被唐皇打壓和排擠。
於是倭國使者猶豫再三後,臉上帶著一抹尬色回道。
“迴天朝大人,下臣也是在長安的坊市逛的時候,聽聞長安城的百姓所言。”
“臣覺得百姓都這麼說,定然不會是空穴來風。”
他們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機會去長安的坊市逛,而且他們出去也有大唐的禁軍跟隨,想找大唐的百姓問話並不容易。
杜荷也沒有跟他嘰嘰呱呱的心思,隨後搖了搖頭說道。
“市井之言當不得真。”
“以後切不能把道聽途說之言,搬來太極殿這等莊嚴之地來說,不然丟的可是你們倭國的臉面。”
倭國使臣被杜荷這麼一說,他猥瑣的臉上頓時露出吃癟之色。
換做其他人多少會有些羞恥,可他的臉上一點羞恥感都沒有,相反他賊眉鼠眼的眼睛裡還帶著一抹兇光。
不過他很快就隱藏下去,如果被大唐的官吏看出異樣,恐怕他沒辦法活著離開長安。
沒有倭國使臣帶頭瞎搞,其餘藩國使臣也都老老實實地坐下來,臉色複雜地吃著跟前香噴噴的豬肉。
他們此行並沒有討到任何的好處,而且今年上貢的物品比往年要多一倍。
等他們回去以後別說升官加爵,不被貶官就不錯了。
杜荷的一番表現不僅得到李世民的頻頻點頭,李恪和李貞兩個皇子他們同樣心裡充滿了驚訝。
在他們還未出去就藩的時候,和杜荷在國子監一起上過學,對杜荷的秉性十分清楚。
沒想到七八年不見,他竟然發生瞭如此巨大的改變。
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宴席持續了將近半個時辰不到便結束,這幫使臣又參觀了大唐珍藏的寶物後,也在侍從的帶領下紛紛散去。
等李世民和其他皇子離開太極殿後,李承乾帶著一個侍從走到杜荷的跟前,並滿意地稱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