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儉培訓工匠有功,賞二十金,布帛二十匹!”
“至於其餘一眾有功之人,待太子統計好功績名單,再有內侍省前去宣佈封賞!”
隨著李世民的話音落下,太極殿內頓時陷入沉寂之中。
待文武百官反應過來後,殿內響起一眾低沉的議論聲,而且眾人的神色看起來十分激動。
“賞賜這麼高?”
“在戰場立下重大的戰功,都沒有這麼高的賞賜吧?”
文武百官對於李承乾和杜荷獲得的賞賜並沒有絲毫的嫉妒,因為一個是太子,一個是革新出貞觀犁的人。
可他們對侯君集和裴行儉獲得的賞賜,心裡充滿了不服。
憑什麼侯君集和裴行儉只是動動嘴,就能獲得這麼高的賞賜,他們不是跟在杜荷的屁股後面白撿功勞麼?
褚遂良沒忍住,他當即持著笏板站起來勸諫道。
“啟稟陛下,臣認為您對侯右僕射和裴郎中的賞賜太高!”
“此賞賜並不符合禮法,還請陛下酌情減少一些。”
隨著褚遂良的話音落下,楊師道、蕭瑀、高士廉和李道宗等人紛紛站起來勸諫道。
“還請陛下酌情減少賞賜!”
“一點小功就賞賜百金和布帛百段,如果立下大功又該如何賞賜?”
“還請陛下要賞罰分明啊!”
雖然朝中大臣都家纏萬貫,可百金和布帛百匹對他們來說,依舊是一筆鉅額的財富。
即便房玄齡和李績等沒有說話的人,他們也是眼紅不已。
侯君集聽到文武百官的話後,他滿是笑容的臉色猛的地一變,隨即他在心裡罵罵咧咧道。
“說的都是什麼屁話!”
“陛下賞賜給老夫這點銀子怎麼就高了?”
“老夫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做事的時候你們看不見,現在老夫獲得一點獎賞你們就開始眼紅?”
推廣貞觀犁,全都是他帶著準女婿裴行儉去做,而且還是大小事情他們兩人都會過問。
太子和杜荷兩人才是混子,他們除了在去年開會商議貞觀犁的推廣之法後,後面的事情就沒有管過。
可這些話侯君集只能藏在心裡,並不敢當眾說出來。
除了不能得罪太子和杜荷兩個盟友外,這幫大臣最近的脾氣也十分暴躁,搞不好他會引起這幫人的圍攻。
李世民早就猜測到文武百官會是這個反應,他態度堅決地說道。
“貞觀犁的推廣意義非凡,而且侯君集和裴行儉的辛苦付出,朕一直都看在眼裡。”
“如果你們覺得賞賜高,亦可立下大功,朕一樣會按照這個規格給你們獎賞!”
“賞賜就此定下,休要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