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洩露。”
“惦記你的玉珊!”
看完這一封不長不短的信件後,杜荷的只是眉頭微微皺起,並無太大的擔憂。
李元昌這貨手上沒有任何他們謀反的證據,不管他們怎麼告御狀都不怕。
雖然不怕被誣告謀反,但是李元昌把這等秘事都說出去,多多少少還是會給他們帶來一點麻煩。
“李元昌這貨一點腦子也沒有。”
良言不勸該死鬼,慈悲不度自絕人,這句話還真沒有說錯。
李元昌原本跟著東宮準備謀反,因為自己的出現而逃過一劫。
沒想到剛過了一年的時間,他又上了李泰的這艘賊船,而且還把什麼事情都說出來,把自己的退路完全阻斷。
現在把柄被李泰抓住,李元昌那個沒有腦子只有膽子的人,想不謀反都不行了。
杜荷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眼看就要到公主府時,他將手中的信件放到馬車內的手爐裡燒成灰燼。
不留任何證據,是保命的法則之一。
不管是參與謀反的信件,還是這種和其他女子的書信往來,為了家和萬事興,杜荷都不會將其留著珍藏。
公主府大堂內。
原本在織著衣裳的李儀,在看到杜荷的手裡抱著一把金條進來後,當即停下手中的動作好奇問道。
“夫君,你從何處得來這麼多金條?”
“難不成有官吏賄賂你?”
現在她的夫君有能耐了,不少官吏想升遷,都會想方設法過來攀附關係。
甚至連她的一些皇姐皇妹,也會找各種藉口過來公主府,並且各種暗示想讓夫君幫幫她們的駙馬。
而李儀也很聰明,每次都裝作聽不懂,然後找其他的話題掩飾過去。
杜荷把金條放到案几上,隨後把在太極殿內作詩贏取金條之事說了出來。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李儀輕聲把這兩句詩念出來後,她滿臉崇拜地看著自己夫君說道。
“夫君,你實在太厲害了!”
“父皇明年就要去泰山封禪,你這首《望嶽》完全作到父皇的心坎去了啊!”
在她看來,這首詩雖然不及上一首《春江花月夜》那麼驚豔,但是卻最合時宜。
杜荷微笑著點了點頭。
他所作的這首詩,其實就是想到李世民封禪在即,然後投其所好而已。
...
午時後。
杜荷和李儀帶著杜平安,在一眾侍衛的護送下往大明宮的麟德殿趕去。
因為今日的皇家宴席所有的皇親國戚全都會過來,只有寬敞的麟德殿才能容納數百人。
當他們趕到麟德殿時,發現裡面已經擠著密密麻麻的一大群人。
杜荷當了幾年的駙馬,還是第一次參加這種級別的宴席,他驚愕地低聲說道。
“這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