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沒有可以說話的嘴,也沒有可以動作的身體,但沒關係,我會引導你的意識,讓你進入和母親共同的記憶中。
“你需要在記憶中向我展現你與母親的點點滴滴,讓我看到你們之間真摯的感情。
“準備好了嗎?如果準備好了,就請看著我的手,我們要……開始了。”
天使抬起手來,恰好出現在幕布的中央位置,臺下的觀眾們下意識地將目光齊刷刷地轉了過去,而後他們看到舞臺的大幕徐徐拉開,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完成了場景的轉換。
出現在舞臺上的佈景,是老式單元樓的內部,客廳裡有一些兒童的用具,比如一些老舊的玩具、幾本小人書、簡單的圍欄等等。
在一旁的廚房,周雨萍扮演的媽媽正在做飯。
但此時舞臺上的佈景卻並不是按照第三人稱視角佈置的,而更接近於第一人稱,也就是說在靠近觀眾席的位置,全息投影的物體明顯更大,而遠處的物體則更小。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種“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讓觀眾有一種“我也在這個房間中”的錯覺。
不僅如此,全息投影還會時不時地讓一些巨大的玩具、小人書在觀眾面前劃過,就像是嬰兒在抓著這些玩具玩耍一樣。
此時,天使的聲音作為旁白響起:“哦,這是你小時候的記憶,從畫面上來看,你應該是出生於一個普通的機械廠家屬院,父親是工人,母親是廠區的教師,而你從小就非常懂事。”
……
臺下,何程教授認真地看著。
只不過他看的不僅僅是劇情,也在看舞臺的佈景與其他細節,分析臺上到底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虛假的。
“嗯?這些佈景中,有一些實物,也有一些全息投影投射的畫面?舞臺後面的幕布上,也是事先安排好的投影畫面?
“結合得非常自然,這算是把科學會堂的這些投影儀給利用到極致了吧?”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何程教授作為出色的遊戲設計師,當然能看出很多門道。
光是這個開場,就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內容。
舞臺上的佈景一共有三種:一種是實物佈景,一種是全息投影佈景,一種是常規投影佈景。由於用上了一些非常寫實的資源,所以全息投影看起來也有一種以假亂真的效果,乍一看很難分辨出來。
之前幕布上播放的畫面是卡通風格,象徵著夢中見到天使的抽象畫面;而舞臺上的素材都是寫實風格,象徵著角色真實的記憶。
更重要的是,這種接近於第一人稱的劇情展現方式很特別。
從觀眾席看過去,就像是在看一個超大的第一人稱視角大螢幕。雖然舞臺上有演員出現,但這些演員都只在恰當的距離移動,不會破壞舞臺的透視關係。
而且,第一人稱主角的設定是在夢中,不能說話,也沒有身體,只是一個單純的意識。
所有的劇情,觀眾只能透過兩個渠道來獲取:
一是幕布上、舞臺上出現的畫面;二是天使的旁白,可以起到解釋說明的效果。
就這樣,觀眾們全都自然而然地沉浸到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