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0日降低了推進速度,不過此時德軍在波蘭已經沒有任何一支成師級建制的完整部隊了……
第六十一節 泱泱華夏(大結局)
中國軍隊在高歌猛進,用舉世驚歎的一日百里的速度在寬闊的東線戰場不斷奏響勝利的樂章。在1918年的8月初,全世界的人都明白了:世界大戰結束在即!
一家歡樂幾家愁。
英法美比軍隊包括中國遠征軍的西集團軍,在擊潰當面毫無抵抗意志,因為缺乏必要的糧食補給而贏弱的德軍後,大量的俘虜充斥在戰俘營裡消耗著糧食,而面前的鐵路、公路無一完好,協約國軍想快速挺進德國也只能望路興嘆。當初,因為大轟炸而興奮的將軍們現在開始詛咒大轟炸了;當初為協約國有強大的空中打擊能力而喜悅的政治家們,現在開始重新審視起中國皇帝在“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戰略了。
不僅僅是他們在審視,恐怕歐洲人中最先明白過來的是德軍參謀總長魯登道夫將軍了。這位被譽為“偉大的戰略家”的將軍從東線突然爆發的進攻中很快就回過神來,開始考慮、反思、回味這場對他、對德國來說的失敗戰爭。
將軍從中國軍隊駐俄國一個師突然變成了強大無匹的百萬大軍這個事實中看出了問題,看到了北京那位年輕的戰略家實在比自己“偉大”
了不少。從軍事戰略的層面上看,那位皇帝用一個師的按兵不動麻痺了幾乎所有的德國將軍,而攻擊土耳其、保加利亞,打通黑海通道。又為中國軍隊在3個月內快速集結到東線發起進攻提供了戰略上的運輸保證!
1個師,20多個師,懸殊的數字在三個月內就被中國人填平。再往前推,中國軍隊在西線的“客氣”表現和大轟炸、大海戰成為鮮明的對比,中國皇帝想用戰爭削弱協約國,擊敗同盟國的策略透過一次次海陸空的戰役完全達成了。現在,德軍參謀總長就是千萬個不願意,也必須、只能考慮向中國遠征軍東集團軍群司令官趙爾陸投降!當然,拋開政治、種族、宗教、文化、血緣關係不談。從個人的感情來講,魯登道夫願意向中國上將投降。
因為,真正擊敗德國的不是其他協約國家,而是中國。因為,中國將軍具有的軍事韜略和眼光值得德國將軍去尊敬,去親近。因為,中國轟炸機在飛臨柏林時沒有投下炸彈,而是一張張的德語“安民告示”……
當然,德國人中少有象魯登道夫將軍站在這個位置上,把事情看得如此清楚的。政治家們還在爭取與英國、美國的和解,還在為“中國為什麼就沒有選擇同盟國”而煩惱。還有人主張把新的徵兵計劃在亂紛紛的德國推行下去,組建大約12個輕步兵師去抵抗中國人的進攻。為此,魯登道夫向皇帝、向政治家們提出了警告:在謀求和平的時候不能徵兵!在面臨被擊敗,肯定會被擊敗的事實面前,應該謀求與東方的和平!只不過,政治家們和皇帝並沒有徹底明白過來,中國將軍空投下來的勸降信一直沒有得到答覆。
8月17日,波蘭全境落入中、俄聯軍之手。聖彼得堡裡那位有些神經質的沙皇命令在皇宮中敲響了大鐘,整個俄國為勝利而歡呼雀躍,“烏拉”之聲從前線絡繹地傳到後方,又從後方以更高的音量傳到前線。俄國政府總理克柳申科親自坐著中國運輸機到達華沙,參加收復波蘭省的大規模慶典。
8月19日,布達佩斯落入中國第三集團軍之手,在持續時間僅僅12小時的布達佩斯戰役中,奧匈帝國賠上了三個集團軍。其中一個是在交戰中被殲滅的,另外兩個則是在大潰散中被高速挺進的中國裝甲部隊趕上後攆進俄軍戰俘營。同一天,匈牙利宣佈脫離二元君主國獨立,向協約國投降。
8月22日,維也納發生騷亂。老邁的弗蘭茨皇帝顯然已經沒有年輕時代與巴伐利亞公主相戀時的激情了,哈布斯堡在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