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家門也沒進去,老太太回老家後難受呀,坐臥不寧,就坐在牆角避風的地方一邊曬太陽一邊剝僵硬的棉殼。那些嫩的,冬天來臨前還沒有開花的棉殼皺巴巴乾癟地縮著,只來及裂開一開一道或兩道縫,能看到裡面的白棉絲,需要粗硬的手指用力掰開,掰不開就用剪刀或磚頭砸,才能扯出裡面硬邦邦一團發黃的棉絮,留下棉殼當柴燒。越想越糟心,老太太乾著活,眼角里就不由自主噙滿了淚。
一個鄰居抱著簸箕路過,走走停停,老遠看到她就說:“傳林娘,還不去武漢享福去?讓三兒媳婦孝順你!熊老媽子在家裡乾坐著撿點棉花做啥呀,輪也輪到三媳婦了。”
老太太冷笑回答:“眼珠子都指不上,還指望眼眶子?”由於怕人笑話和小視,聲音很小,小得只有她自己聽見。
一個人至少難受了半個多月吧,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唸叨:這個兒算是養瞎了,指不上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繡花知道了,鄰居知道了,在北京的傳志知道了,何琳也知道了。
不過老太太沉悶了一段時間後,也不怎麼在乎了,現在不孝順的孩子多了去了,誰笑話誰呀。好歹她還有其他兒子指望。
這天老太太在家接著二兒報喜的電話,先是心裡涼了半截,罵媳婦不知好歹,不信她的偏方,終於生了個小丫頭吧!自古的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好歹自己有個大孫子了,沒那麼徹心悲哀。自己去田裡鋤地時,把這不幸的訊息告訴了地頂頭的鄰居,而且沒有隱瞞自己的不滿。
有鄰居寬慰她:“城裡有一個閨女的也不少,怎麼不是過一輩子?人家也過得不錯呀!”
“你可別這麼說,城裡人也很想男孩子的,就是沒那命,沒攤上,沒啥辦法呀!”
“你二兒在城裡,有個閨女過過也不孬,你這個熊老媽子別先吃蘿蔔淡操心了。”
老太太噼裡啪啦把棉棵上的棉殼摔下來,收攏到簸箕裡。“沒有男孩子過個啥勁的?心裡沒勁!想想俺二兒子幹一輩子將來物件給誰啊!”
鄰居笑,“人家城裡沒兒的物件都給了誰?”
“給了誰?反正心裡也好受不到哪裡去,俺得讓他倆再想想辦法。”
“你有那空給抱過來養著唄,他們再添一個。”
“俺一把年歲了,給他們侍候孩子?”
“誰叫你是奶奶呢,兒家有事你個老媽子不幫誰幫?”
老太太又找到自信了,“俺得去,王八孫子沒那命,不聽咱的還充能,瞎能豆子!現在不能了吧?”
鄰居起鬨,“不聽話,你去城裡罵他們!”
“得罵!肚子不爭氣磕頭認錯有個屁用?有二兩本事給俺生個孫子呀!”
“哎呀,老媽子,還是你厲害呀,估計這回你兒子媳婦還不乖乖的,你說幾是幾!快點去北京吧,享福!像俺這樣的,這輩子沒啥指望了,老老實實拴在這幾畝卡拉頭子地上等死吧。”
另一個也說:“對呀,走了還回來做啥?給媳婦侍候月子——城裡媳婦興讓婆婆給侍候月子嗎?”
“興不興,俺都去,看看她有啥臉給俺交代!”
“老媽子,別忒性急了,讓媳婦給攆出來……”
被鄰居追捧和擠兌的王老太太很快給兒子打了電話要求北京。傳志吃了一驚,“娘啊,你現在來……有用嗎?”
“咋沒用?這叫啥話?兒子有孩子了,俺去看俺孫女去,誰能擋著?”
“不是啊,何琳正在坐月子……”
“坐月子,你娘不能幫把手?”
“有月嫂,請了月嫂,別人不用幫了……她小姨給請的。”
“老爺,得花多少錢啊?”
“娘,幾千塊錢,你不用管了,反正就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