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途
彤城之戰,幾個月後訊息傳到西京,大概是這樣的:
四月初,西戎大王子符定、二王子符生率十萬大軍圍彤城。四月十八,城破,盡屠城中居民二十餘萬。四月十九,威武將軍範易率五萬大軍抵彤城,救援不及,旋即與西戎軍決戰於北門外。
大戰三日,煙塵蔽天,日月無光,流血漂櫓,屍骨如山。惜乎寡不敵眾,威武軍全軍覆滅,範易被俘。因混戰中西戎二王子符生被殺,符定坑降卒萬餘,將範易凌遲梟首。
西戎兵猶不解恨,放火燒城洩憤,大火七日七夜不熄。彤城,這一錦夏江南重鎮,二百年文化名城,化為一片焦土。
除了數字上有點出入,一些隱情不得而知,西錦朝廷掌握的情況大體準確。
符定在寫給父王的戰報裡,是這樣說的:
孩兒得到符亦將軍送來的訊息,正追擊威武軍南來,約定在必經之地桐羅與之南北夾擊,以期徹底殲滅敵軍。二弟率軍三千,自請守城。不料夜間迷途,致使孩兒與敵軍錯過。威武軍退至彤城,遭遇二弟。孩兒回頭追擊,已然不及,雖終全殲五萬夏軍,然二弟生死不明……
二王子失蹤,生死不明,自然要仔細搜尋一番。戰後,符定和符亦召集了所有留守彤城逃出來計程車兵,竟也有一千多人。當日夜襲,落在後邊的被夏軍纏上,自然死路一條。及時退入城中的,少數在火海中喪生。其他人基本上都成功的找到了大部隊。一番細問,知道二王子確實退到了城裡,卻無人看到他出來,生還計程車兵中沒有一個是王子身邊近侍。
所以,說是說生死不明,符定心裡幾乎沒有疑慮。埋伏在符生身邊的死士,是烏族神射手,也是使刀的高手。據生還者說,二王子帶著的侍衛裡一直有他。沒有回來覆命,肯定是死了。他既死了,符生不可能還活著。
聽了這些士兵的彙報,得知當時符生既不突圍,也不防守,而是當機立斷,放火燒城阻擋敵人,從南門逃跑,符定心裡又小小的酸了一下:沒想到他還有這一招。也是那些夏軍太沒用,五萬人圍三千,竟然都圍不住。
原本打算回來替他收屍,現在一場大火,痕跡全無,自己都不知如何向父王交代。責罰是免不了的了,不過人都死了,再怎麼寵著他,又能怎樣?老三雖然聰明,身子早已經廢了,替自己出出主意還行,當繼承人是不可能的。現在就剩下自己一根獨苗,無論如何,父王也不會真的拿我怎麼樣。
果然,符楊接到大兒子的戰報,整整兩天不吃飯,不說話,卻遲遲沒有回覆。
彤城一役,給時局帶來的影響是:
隨著威武軍的覆滅,錦夏在蜀州之外的軍事力量,唯一比較像樣的,只剩下東北定武軍。定武將軍黃永參,當年勤王的時候就不積極,現在聽說範易死得那麼慘,立刻縮回涿州,封了燕臺關,撤了錦夏旗號,打定主意搞割據,一心一意做起了東北土皇帝。
由於西戎軍隊在彤城一戰中表現出來的野蠻和殘暴,訊息傳開後,還沒有被攻克的地區處於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人們斷絕了對侵略者的一切幻想,沿海居民想方設法逃往海外,內陸百姓千方百計奔往蜀州。與此同時,西戎上層又一次展開了關於先打西南還是先打東南的爭論。
早在前年打下錦夏都城銎陽的時候,西戎上層就有過一次這樣的爭論。當時符楊著急活捉趙琚,想一鼓作氣徹底滅了錦夏,開國立朝,建立西戎大帝國。親自率領大軍追擊南逃的錦夏皇室和朝廷,結果被擋在仙閬關外。圍了一個月,終究沒法突破天險屏障,加上接近蜀地,地形氣候大異,士兵們漸漸開始水土不服,最後只得悻悻作罷,聽取了莫思予的建議,攻打東南。
眼下南方百姓又一次掀起入蜀狂潮,有人擔心如此下去會讓西京實力大增,形成對峙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