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公看了一眼小內侍,那名小太監匆匆走出御書房。
御書房,地龍燒的足,百里綰綰身上有了熱氣。一旁的趙嬤嬤幫皇后取下大氅,百里綰綰自己解開繫帶,趙嬤嬤將兩件大氅掛在衣架。
百里綰綰被賜了坐,第一次進御書房,心裡多少有些緊張。
她不言不語,爭取當一個透明的擺設,趙清帝握著皇后的手,深情的對視著皇后,主動提及他心裡的自責和後悔。
大皇子還活著,最震驚的人,還是他。畢竟當時,他親手拋棄的。
那時候,大皇子確實是沒有了氣息。
趙清帝說了許多,皇后聽後也動容了,或許多年的委屈,聽到趙清帝主動提及虧欠她頗多,皇后的眼淚無聲的滑落。
過了不久,太子匆匆進了御書房。他頭髮上,大氅衣服上,還掛著積雪。
太子進來後,先看了一眼百里綰綰,百里綰綰起身向他微微福了身。
趙思衡面向帝后,恭敬行了一禮,“父皇,皇后。”
趙清帝溫聲道:“坐吧。”
趙思衡坐下,那雙深邃的眼睛,機敏的掃視每個人的表情,觀察每個人的情緒。
內侍並未向他透露資訊。
觀察後,他原本有些緊張的眼神,逐漸放輕鬆了,又不覺得看了一眼百里綰綰。
趙清帝親口告知太子,大皇子尚在人世,他將國師的推算,百里綰綰的感應,作為依據透露給太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太子聽後,神情既震驚又欣喜,當即站起身,主動提出全力尋找遺落民間的兄長。
帝后兩人,皆是一臉欣慰。
趙清帝走到書桌,拿起毛筆,奮力疾書,又蓋上玉璽國印。
“當年,朕是在豐城和墨州交界之地,將大皇子丟棄的。”趙清帝語氣帶著愧疚,說完頓了頓,“老宣,聖旨加急派出,讓豐城和墨州刺史,務必全力尋找大皇子下落。”
“老奴,遵命。”
宣公公拿著聖旨離開御書房。
趙清帝走到皇后身旁坐下,端起茶杯品了一口,又緩緩放下。他的目光落在百里綰綰身上,打量了許久。
趙思衡眼神有些警惕,欲要開口之際,趙清帝開了口:“百里綰綰,太子說抓捕赤炎靈狐功不可沒,你入宮後又為皇后醫治頭疾,說說看吧,你想要什麼獎勵。”
百里綰綰聞聲,立即走向前跪下,“民女,身為青安的子民,能有機會協助太子殿下尋找藥引,是民女之幸,更是百里家之幸。民女無所求,只願陛下和皇后娘娘身體安康,青安國強民富。”
百里綰綰心裡腹誹,這些恭維的場面話,有些是違心的,但有些確實是真實的。
違心的話,她明明是有所求,且期期盼了許久。但是,在陛下面前,只能他賞,她卻不能要,這個是大忌。
故而,說了些違心的話。
其他的話,陛下和皇后身體安康,青安國強民富,是出自內心的祝福。
皇后也默默的喝著茶,百里綰綰所求之事,趙海棠回宮當日便告知了皇后。皇后聽著百里綰綰方才那番話,果然是個聰明的人。
夫妻二十多載,皇后還是瞭解陛下的,素來不喜別人邀功。剛才她心裡還擔心百里綰綰年輕,性格又坦蕩,怕她如實說了。
不錯,不錯,是個聰明的孩子。
皇后悠閒的喝了幾口茶。
趙清帝依舊沉默著。
百里綰綰等了片刻,不見趙清帝開口。這皇帝的心思深,不知他在想什麼。
今日這情形,正式面聖了,機不可失。該表的忠心,還是要表。信與不信,那是皇帝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