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20 章

永世一系的貴族並不存在。

不管古人多麼希望能夠從中獲取資訊,事實上,現代的貴族最多也就幾百年的歷史,還趕不上魏晉隋唐的世家。

更何況,所謂老錢沒落和新錢崛起,一直都在變化當中。

“大家對於宋朝的一個印象就是有錢,有錢到什麼程度呢?它明明給遼國和西夏貢獻了那麼多金幣,但是自己還是有錢養一堆不事生產的冗官、冗兵,普通民眾的生活還沒有特別差,甚至江南、兩湖、川渝地區的人民生活的還很不錯。”

“這要是放到宋朝之前的朝代去說,他們肯定會覺得不可能。”伍愛華說道:“能夠和宋朝人同頻的,也許只有范蠡等個別成功的經濟學家?”

春秋時期的范蠡有點懷疑天幕說的是不是自己,主要是春秋時期也沒有經濟學這個名詞,范蠡也不是用這個身份來認定自己。

“宋朝之前的人肯定很奇怪,宋朝是從哪裡來的這麼多錢呢?”

【之前不是說過了商業發達嗎,肯定是商稅啊】

【但是商稅也不能收太多啊?不然也沒有人願意經商】

【這天下的錢就那麼多,宋朝怎麼就做到格外有錢了?】

沒有學過宏觀經濟學和貨幣金融學的古人們確實不明白宋朝怎麼會這麼富裕。

“有人可能會覺得,宋朝是增設了稅收種類,所以才獲得了更多的稅收,”伍愛華搖頭道:“但是事實上,宋朝是繼承了唐朝中後期的兩稅法。”

“宋朝主要的稅收其實是來自於田稅和丁稅,另外就是繼承自五代十國時期設立的雜稅。”

“之前我們說過,田稅是以田地大小為標準,宋朝在這基礎上,上人按照有無田地分為主戶和客戶,”伍愛華詳細解釋道:“主戶要承擔賦役的義務,客戶則不需要繳納田賦。”

【這麼說來,汴京的市民幾乎都不需要交田賦了?】

【難怪汴京那麼多人討生活】

“對於有田地的人,宋朝也給他們劃分了等次。”

“一等戶代表大地主,一般家裡有田二公頃以上就算大地主,二等戶則是佔地一公頃以上,佔地不足一公頃的,都是四等和五等戶,在宋朝都不算地主。”

【媽呀,一公頃以上就算地主了?那我們那些年看的鄉村文學又算什麼?我還以為地主都是大紅燈籠和活著那種土老帽】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面的地主確實很有錢啊?感覺超過了一公頃吧?】

【人家何止一公頃,一公頃是一萬平方米,就是一個一百米乘一百米的正方形,這麼一說,是不是其實也不算很大?】

伍愛華繼續說道:“那時候田賦依然是國家稅收的大頭,因為農業生產的規律,宋朝都是在夏天和秋天收稅,被稱為夏稅和秋稅。”

“只能說,皇帝老兒都知道收稅不能過年,不趁著人家剛收穫的時候收稅,一年過去了,人都把糧食吃完了,稅根本就收不上來……”

伍愛華這麼說的時候,有古人很不贊同。

“就是家裡青黃不接,誰敢吃掉種子和稅?還不是忍一忍,不然家裡都要被衙役破門。”

“我們家那邊太遠了,稅吏都不想過去,不交稅的,直接讓小混混去把他們家人拉出去賣了,補上稅款。”

有古人這樣說,彈幕上自然也有體現。

現代人也藉此說主播的“天真”。

【古人收稅都是暴力征收的,你以為和我們現代一樣能當老賴欠債不還欠稅不交?】

伍愛華看到彈幕之後,笑了:“對於普通小民自然是暴力征收,但是對於有一些權力的人,就很難了吧?第二年再去收稅?”

伍愛華笑的時候,不少封建統治階層都覺得很憤恨:“刁民抗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