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2頁

&ldo;這些御史為了留下一紙清名連神智都不要了!&rdo;鳳行於思揉著額角搖了搖頭,抬頭問道:&ldo;那件事皇兄處理得如何了?&rdo;

鳳行瑞微一頷首,&ldo;皇上放心,保管讓那些筆桿子們大吃一驚。&rdo;

兄弟二人相視而笑,鳳行於思放下心來,便又想起一些旁事。

&ldo;皇嫂如何了?&rdo;他倒不是客氣,而是真為顧昭華而頭痛。自上回顧昭華在宮中大打出手後,宮裡的氣氛一直怪怪的,雖說顧昭華最後在太后面前認了錯,可打了皇后這麼大的事情竟然沒有得到任何責罰就得以全身而退,這對皇后在宮中的威信是一個極大的打擊,鳳行於思近來雖疏遠皇后,但多年夫妻的情份擺在那,他也不願場面鬧得太過難看,只是解鈴還需系鈴人,哪怕顧昭華只是像徵性地受罰,場面也遠比現在要好看得多。

提起這事,鳳行瑞倒是知道底細的,顧昭華那日動手與衝動無關,她自有她的目的,根本就是有意挑釁的,只是這目的說出來恐怕會驚了聖駕,為了皇帝的健康著想,他還是不知道為好。

&ldo;昭華一時衝動,如今悔不當初,每日在家懺悔思過,還提過要進宮來向太后再領責罰,以消皇后娘娘之怒。&rdo;

這話假得鳳行於思都不知道該怎麼接,顧昭華能懺悔思過?她是憋著壞想報復回來吧?對於顧昭華的傳言鳳行於思也沒少聽聞,去蕪存菁之下,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女人他一輩子也不想招惹。況且鳳行瑞說得明白,什麼叫&ldo;再&rdo;領責罰?說明太后都已經教訓過了,一罪兩罰算怎麼回事?

於是此事就此作罷,周清曼到底還沒有重要到可以讓鳳行於思為了她而向鳳行瑞據理力爭的地步。

由於時辰已晚,當天夜裡鳳行瑞便宿在宮中,第二日清晨早朝,一眾御史果然連袂出列,正想將萬言書呈上之時,鳳行瑞慢悠悠地自皇帝親賜的聽政椅中站起,&ldo;皇上,臣有本啟奏。&rdo;

鳳行於思微微一笑,便聽鳳行瑞繼續說道:&ldo;臣聽聞民間有無稽謠言流傳紛紛,言太上皇受困湖廣,被叛賊所擒,可臣在湖廣停留數月,與逆賊亦有過接觸,對方卻並未提過此事,如今逆賊將破,卻傳出此等流言,臣猜測,定然是逆黨走投無路才在民間大肆散播流言,以期朝庭有所忌憚,給他們喘息之機,臣懇請皇上即刻下旨攻破岐山縣,生擒賊黨,肅清流言,以正天下!&rdo;

此言一出,早已做好準備打算破口大罵的一眾御史頓時面面相窺,他們什麼都還沒說就被冠以逆賊同黨的大帽子,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所謂出身未捷身先死,這幾個誓要名垂青史的御史大人個個咬牙切齒,惱恨極樂王為什麼不做一輩子的吃喝王爺。

看著鳳行瑞一本正經憂國憂民的模樣,鳳行於思忍不住勾了勾唇角,正色道:&ldo;此事朕也有所聽聞,逆賊為自保無所不用其極,竟敢散播這等謠言汙衊朕之孝義,不重懲難平朕心頭之怒!&rdo;

幾個御史頓時一抖,眼瞧著龍顏大怒好像下一刻就要把岐山縣踏平似的,他們完全不能淡定了!

彈劾皇帝是彈劾皇帝,岐山縣裡可還有那麼多老百姓呢,要是皇帝一怒之下下令強攻,到時候血流成河那天追根溯源,說哦,原來是你們幾個小子想上萬言書,給皇帝逼得沒辦法了才使這麼一招,到時候他們倒是永著青史了,都是臭名!

&ldo;皇上息怒!&rdo;為首一人乃是督察院左督御史,姓陳,本來是沒摻和到這事兒裡頭的,不過作為督察院的最高長官他也不能說不知情,此時哪能眼見著天子震怒,督察院全都跟著吃瓜落?急急上前一步,&ldo;所謂空穴不來風,事出必有因,民間傳言紛紛,而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