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抱著顧昭華默默流了會淚,鬆開她替她擦乾眼淚,笑道:&ldo;以後可別這麼哭了,還是小月子裡,也不怕坐了病。你緩一緩,然後也睡一會吧,我看王爺不睡個一天是不會醒的,等王爺醒了我來喊你。&rdo;
顧昭華點點頭,又拉住沈氏的手,&ldo;這兩天娘多陪陪二郎,他也不知從誰那裡聽說的這事,我瞧他的樣子像是嚇壞了。&rdo;
&ldo;不用你囑咐。&rdo;沈氏又感慨一句,&ldo;當初你收養二郎時我雖沒有反對,可心裡也實在不怎麼贊成,不過現在我卻有些慶幸,人都說七歲看老,二郎明事理懂孝義,難為的是佔著這樣的條件,卻沒有絲毫張狂輕浮的樣子,就算聽見有人說他是收養來的,他也淡然處之,還反駁那人說&l;這是事實,並無可辯之處,幸而我父母待我有如親子,倒比一些人更快活些&r;。&rdo;
顧昭華大訝,&ldo;這是他說的話?&rdo;二郎在她面前從來都是極為乖巧的,偶爾有些反對意見,也都是因為顧昭華覺得那於先生過於迂腐,教壞了自己兒子。
沈氏笑道:&ldo;可不是麼,我是聽他身邊的喜樂說的,極樂王長子顧悠,在京城的權貴少年中也是個小名人,原先是因為你和王爺名聲在外,後來佔了於先生的名氣沾光,聽說於先生常帶他去茶樓聽民聲,還參加一些詩會論講,現在外人提起他,說的可都是他的大名了,不過有佩服的就有眼紅的,這麼大的小子得人幾句挑釁不算什麼,重要是他回得好,小小的年紀就有這份氣度,看著倒有些像王爺。&rdo;
顧昭華心中暖暖的,點頭道:&ldo;他的確比我更關心二郎,有空還會帶二郎出門去玩,我的心長歪了,整天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較勁。&rdo;
沈氏笑著拍拍她的手,&ldo;你這不也想通了?想通了就好。&rdo;
&ldo;不過……&rdo;顧昭華猶豫一下,&ldo;娘,如果我離開京城,能不能把二郎託付給你?他還小,長年奔波在外的,我於心不忍,他現在也有課業,跟著我們連課業都要荒廢了。&rdo;
&ldo;這還用你說?&rdo;沈氏微有些不悅,&ldo;二郎現在也是我孫子,你想帶他走我都不同意,等你們走了,我就帶著二郎住在這,過幾年等他大一點,你們再帶他出去長長見識,到時候看看他的志向,不管是想走科舉還是想走別的路,有王爺和沈家護著,總不會虧到他。&rdo;
這些話說著簡單,卻無處不顯示沈氏對顧昭華的關愛之情,二郎與沈氏並無血緣上的關係,沈氏卻為二郎想得如此周到,也是因為愛屋及烏。
顧昭華感動無比,沈氏卻笑她越大越小孩子心性,知道她身子疲倦,便不再和她多說,又安慰她幾句,這才離開。出門後又仔細交代知春與知秋,讓她們小心守夜。顧昭華聽著沈氏在外面低聲交待,心裡寬慰極了,這大概就是幸福。
顧昭華決意重新起步,這一世她睜眼之時,她以為她的人生裡剩下的只有復仇,她必須活得凌厲、活得寸步不讓,才對得起上天給她的這次機會!可她現在完全顛覆了以往的想法,甚至覺得自己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或許上天給她重來一次的機會,並不是讓她去報仇,而是補償她一世和樂溫暖,她希望自己沒有醒悟得太晚。
次日清晨,顧昭華悠悠醒轉,到底是年輕,身體已不像昨天那樣疲憊不堪,她靠在床邊詢問為她佈菜的知春,&ldo;王爺還沒醒?&rdo;
知春快人快語,笑著說:&ldo;挺早就醒了,不過主子還在睡,王爺就說不要吵你。&rdo;
顧昭華笑了一下,吃下一個平時最喜歡的香芋卷子,&ldo;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