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4部分

此次阿巴泰領兵叩關,石廷柱的漢軍鑲紅旗便隨軍出征,充當建奴的馬前卒,以前鋒的身份攻向了喜峰口。

可是讓石廷柱沒有想到的是頭些年他們還輕鬆可以出入的喜峰口,這個時候已經是變成了一座險關,周遇吉這員大明最後的悍將,領兵抵達喜峰口之後,立即便從哪個劉姓的守備手中接管了喜峰口一帶的關防事務。

周遇吉領兵一到喜峰口,便立刻馬不停蹄的巡視了一番喜峰口的防務,對於這一帶的防務頗為不滿,於是便立即下令徵調方圓三十里之內的男丁前往喜峰口一帶修築關牆,而且由於他們糧食有限,周遇吉還下狠心,令這些百姓自備糧食和器械前來。

雖然老百姓對此很是不滿,但是周遇吉卻派人找到當地各處的鄉紳,告知近期建奴大軍南犯,很有可能會再走喜峰口入關,一旦建奴大軍破關而入的話,那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道理大傢伙都明白,所以懇請這些鄉紳拿出一些糧食來幫他守關,支援民夫修葺殘破的關城和關牆。

崇禎九年的時候,建奴破關而入時候的情景對於這些喜峰口周邊的百姓來說,可謂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那些鄉紳自然也知道建奴軍的殘暴,覺得周遇吉說的話不錯,而且看這次前來駐防山海關的明軍軍紀頗為嚴明,不像以前這裡的官軍那樣爛,於是便對周遇吉和他麾下的這些官兵們產生了一定的信任,想想也是,如果喜峰口被破的話,他們的家園便又要遭到建奴一次洗劫,剛剛恢復了一點的家園,便又要變成一座座的廢墟,於是這些鄉紳之中一些開明之士,便同意了周遇吉的請求。

一批鄉紳自發的拿出了家中一部分存糧,一方面送給周遇吉充當兵糧使用,另一部分拿去給那些被徵調的民夫們吃,特別是周遇吉軍中那二百大中軍的兵將們,這一次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配合周遇吉監督軍紀,儘可能不去多擾民,於是使得周遇吉獲得了當地百姓的擁戴,僅僅三天時間,便召集起來了數千民夫,開始在周遇吉的率領和指揮下,日夜搶修起了喜峰口一帶的關城要隘,將原來殘破不堪的一些重要的關牆,給重新修葺了一番,大大的增強了這一帶的守禦力量。

而且在周遇吉和盧象升分手的時候,盧象升請閻重喜又贈送了周遇吉一批武器彈藥,也大大的增強了周遇吉手中的實力,很快周遇吉便在喜峰口一帶構建起來了一套防禦體系。

考慮到一旦建奴大軍來犯,兵力肯定不會少,以他目前掌握的不足四千人的官兵,其中還有一部分是不怎麼有戰鬥力的官兵,想要抵住洪水般湧來的建奴大軍是不夠用的,於是周遇吉便又遊說那些前來修城的民壯,鼓動他們也留下來助戰。

於是在周遇吉的極力遊說之下,不少民夫最終也被武裝了起來,加入到了守軍之列,使得這一帶的守軍實力達到了六千多人,有力的增強了喜峰口一帶的防禦能力,雖然倉促之間這些軍民之中大多數人戰鬥力很弱,但是周遇吉眼下也沒有更多的時間來操練他們了,單單令他們充作輔兵使用,幫助他的主力兵將運送守具也算是不錯了。

周遇吉在阿巴泰率兵趕到這裡之前,基本上完成了對喜峰口一帶的佈防,並且將諸軍都重新編配了一番,重點守禦關城一帶的險要之處,並且親自帶兵坐鎮喜峰口關城之中,直面關外。

果不其然就在周遇吉還沒有完成佈防之前,便收到了山海關總兵吳襄的令諭,吳襄派來的人告知周遇吉,建奴軍很可能已經在山海關一帶分兵,會來攻打喜峰口,望周遇吉做好萬全的準備,定要死守喜峰口,不得令建奴破關而入,否則的話,建奴入關,不但直接威脅到了京城,還可以從背後掐斷山海關的後路,希望周遇吉能堅守此地。

周遇吉聽罷之後二話不說,便拍胸脯答應了下來,雖然他對吳襄的人品不怎麼待見,但是好歹聽說了吳襄這一次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