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1部分

。系花圍腰,胸襟領釦喜銀質,頭上包摺疊整齊的大圈青帕子,插銀花吊吊頭飾,耳戴大長銀耳環,手戴銀圈。苗族的圍裙類似百褶裙,裙上多刺繡鳳鳥花草,大都喜歡穿青色服裝。

縣境內的苗族人民,喜歡喝酒吃肉,除家禽家畜外,對飛禽走獸都喜歡,還喜歡吃酸的東西以及醃臘製品,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鬧川”的說法。他們將一時不能吃完的魚、肉、瓜菜之類配香料加鹽醃上封存,經年之後取出炒食,別具風味。

山高林處,層巒疊嶂的高王、聚鳳、坪山、甘溪、五德、石固、青陽等偏僻鄉,是縣內苗族的主要聚居地。

苗族的婚嫁,歷來比較自由,大多是本民族開親,一夫一妻制。以互相對歌選擇伴侶,新娘出嫁時不坐轎,也不哭嫁,而是聚集親友,鄰寨青年男女整夜唱歌。迎娶時,新娘要打傘,自己走到婆家。

苗族最隆重的節日是“四月八”,一是紀念苗族英雄亞努於四月八日戰逝;二是紀念牛王菩薩生辰;三是紀念釋迦牟尼佛祖的誕生。六月六日是紀念苗民六個祖先的節日,並把所有的衣服、被子曬出,俗稱“六月六曬衣服”。

老闆介紹完石阡的幾個少數民族,時間也不早了,吳總讓田理麥給每人買了一小袋苔茶。

一行人從茶館出來,又去街市上逛了一圈之後,便回到了賓館。

回到賓館之後,又去泡了溫泉。

第二天早晨,蔣副會長和導遊黃桂蓉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了賓館,導遊黃桂落說道:“吳總,我今天的行程主要是看兩處民族村寨。在之前,我們到湯山鎮是車覽一番。”

聽說是車覽,田理麥笑著說道:“小黃,車覽二字是行話吧!?”

導遊黃桂蓉笑了笑,沒有回答田理麥的話,而是轉頭對蔣副會長說道:“蔣會長,吳總車上關於湯山鎮的講解就拜託你了!”

蔣副會長仍然吳總的車,導遊黃桂蓉坐田理麥他們的車。

上車前行,導遊黃桂蓉便解說道:“湯山鎮為石阡縣城所在地,是石阡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在一九九二年就被列為了首批貴州省歷史文化名城。

“湯山鎮的歷史文化街區由八一路、府城老街、石板街構成。八一路東西有越城路和長征路,越城路上有萬壽宮古建築群、府文廟、東嶽廟、城隍廟等文物景點;長征路有天主教堂關,也是紅軍長征時期的軍團指揮部,它與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宮、縣城古巷道、城隍廟相連;府城老街由醒獅街、新民街、民主街和平橋街四條平直街道貫通而成,全長近兩公公里,街寬八米,有建於明代的啟靈橋、形成於明清的古街道、巷巷相通的古巷陌和城南古溫泉等文化旅遊景點;建有仿古城牆的石板街臨河而立,與府城老街毗鄰背靠,彰顯石阡古城風韻。府城老街和石板街北端連線啟靈古橋,南端連線城南古溫泉,正是這些儲存完好的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為魅力石阡增添了不盡的風采。”

車子穿街而過,很快便“車覽”完畢。之後,直接驅車趕到堯上仡佬族文化村。

到了仡佬族村,導遊邊帶領吳總一行參觀遊覽,邊開始講解:

“堯上仡佬族文化村是佛頂山景區的主體景點,座落在神奇而美麗的佛頂山腳下,南接鎮遠氵舞陽河,西接遵義地區的大烏江,是一個依山傍水、竹林掩映的秀麗村莊。全村面積3。8平方公里,現居住著五十戶仡佬族人家,有‘仡佬第一村之稱,仡佬族是熱情好客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進入仡佬村,整個村寨都帶著濃郁的民族氣息。

“吳總,各位佳賓朋友,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停車場,我們將以這個地方作為今天堯上之行的起點。首先我將帶大家參觀這裡的革命烈士英雄紀念碑。我們石阡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