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順著這話茬便說起,上官婉兒l是如何受到父親的牽連被沒入宮中,又是如何因母親擔任授業之職得到栽培。
成為太平公主的伴讀,顯然只是這位天才人物的。
她以十六歲的年齡參與科舉一舉奪魁,在殿試之中與同科士人當庭文鬥以正視聽,而後向聖神皇帝諫言成書石經以為典範,一夕之間聞名天下。
而這幅官學鼎盛、門生盈庭的壁畫,又何止是上官婉兒l一人的榮光所在,更是天下不知多少有幸讀書之人的縮影。
巍峨的永珍神宮只能被洛陽城中的百姓看到其高聳的穹頂,神宮之中的壁畫以碑拓的方式流傳在外,但官學的招生訊息,以及聳立在洛水之前的太和石經,卻是世人都能輕易看到的東西,也變成了武週一座獨特的豐碑。
而文有文人的路子,武也有武生的前途。
天授五年旱災初平,聖神皇帝為示吉兆,改元證聖。
要武清月看來,阿孃能忍受一個年號用四年多應該已經是極限了,不過這些百姓可不知道當今天子的這個愛好。
他們更在意的,是緊隨改元訊息頒佈出的一道律令——
朝廷要進行武舉選才!
考核的標準分為六項,一為身形外觀,二為舉重臂力,三為騎射工夫,四為步戰技藝,五為團隊交戰,六為兵法謀略。
為與文舉有所區分,對兵法成文的要求相應的就沒有那麼高。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透過武舉選出的人才,能夠直接空降到將領的位置上,而是先從百夫長做起,若有優異表現,便能迅速破格提升。
可就算如此,對於一些家中出過府兵,自小經歷過作戰培訓的武生來說,這便是一條和讀書有別的路。
能否因此而選拔出合格的將才,因武舉推行的年頭還未有定論。
但是,當一條條上進的門路被擺在眼前的時候,誰又能對此無動於衷呢。
永珍神宮的第四幅壁畫,便將第一次武舉考場之上硬弓張弦的場面記載了下來。
就在同一年,聖神皇帝還頒佈了一封格外重要的詔書。
以唐璿、婁師德等人為首的括戶官員和以武燕客為首的勸農官員,在這封詔書的委任下臨
時整合,開啟了括戶撫民的大任務。
為了減少百姓對於括戶的抗拒,詔令之中規定,逋逃在外的隱戶容許自首,若能在隨後按照勸農使的安排勤懇耕作,可以允許他們入牒所屬於當地,不必被遣還到家鄉。
又因旱災剛剛結束的緣故,剛剛入籍的逃戶與受災最為嚴重的各州都被準允減免三年的租調徭役。
但在流民入戶的同時,朝廷也嚴令禁止出現秩序紊亂的情況。
有司負責緝捕盜賊流寇,清除佔山為王的山匪,同時統一審理各地的案情卷宗,由大理寺卿狄仁傑主理。
雖名為證聖,但這一年在地方上報的麒麟祥瑞,在大河中浮現的聖母神石,都沒被記載在永珍神宮之中。
反而是那數百份卷宗與上萬份的新戶籍,像是紛紛揚揚的雪花一般,化作了石壁之前女媧神像的披帛。
……
“啪”地又是一聲“止語”敲響。
“我們再說——嘶。”
那說書人語音一頓,全場忽然笑出聲來。
只見那被他拿在手中的醒木竟是被他一個激動拍成了兩截。
說書人可不敢說自己這是為了節省點錢財,乾脆搞了個便宜貨,靈機一動便道:“各位莫要笑我了,明公懷英審理重案拍斷了不知道多少驚堂木,我這隻打壞了一個,可見是還差得太遠。”
他乾脆以手拍案,繼續說了下去:“那第六幅壁畫啊——正是內事無憂,外敵盡退,這才有這證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