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1部分

第一次全球戰爭之後,英國的國力進一步萎縮,別說與唐帝國抗衡,就連維持其在北大西洋的統治地位都異常艱難。特別是德國海軍的迅速崛起,如果當時沒有美國的援助,沒有那場幾乎徹底摧毀了德國經濟基礎的經濟危機的話,恐怕在大戰爆發的時候,英國人已經失去了北大西洋的制海權。

在無力繼續與唐帝國抗衡之後,英國人做出了一個聰明的選擇,即聯合美國,更準確的說是藉助美國的強大國力,以維持英國在歐洲的海上霸權。換句話說,英國在這個時候的基本國家利益就是維持北大西洋上的制海權,以及其在非洲西海岸的幾個殖民地而已,而對抗唐帝國的重任已經交給了美國。

作為一個島嶼型國家,英國的生存基礎就是海軍。數百年來,英國人傾注全力發展的也是海軍。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後,英國甚至不惜以犧牲陸軍為代價,都要確保英國擁有比周邊所有國家都要強大的海軍。可問題是,到這個時候,英國設想的頭號敵人已經不是唐帝國,唐帝國的觸角已經離開了北大西洋,退到了南大西洋的開普敦,而真正對英國構成致命威脅的則是德國海軍。

在地面上,英國人是打不過德國陸軍的,而且德國的戰術空軍在當時獨步歐洲,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與其抗衡。因此,要確保英國本土不遭到入侵,就必須得全力發展海軍,以及捍衛英國領空的空軍。這也體現在了英國海軍戰艦的效能上。第一次全球戰爭之後,英國海軍所有新型戰艦都是針對德國海軍同期戰艦而設計的,其效能以超過德國海軍最新的戰艦為基本要求,而不是繼續向唐帝國看齊。

這就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德國海軍本來就不夠強大,甚至連“強大”都算不上,英國挑了這麼一個對手,一方面是要減少國家的壓力,另外一方面則讓英國海軍的發展逐漸被唐帝國與美國所拋棄了。實際上,對比當時英國與口木的海軍發展策略就完全看得出來。口木一直以唐帝國為頭號勁敵,因此其海軍戰艦一直是針對唐帝國的最新戰艦設計的。“大和”級的出現,就是為了完全壓倒唐帝國海軍的“新省會”級戰列艦。而德國在戰前開工建造的最好的也不過就是“俾斯麥”級戰列艦,不可否認“俾斯麥”級戰列艦是一種非常精緻,而且非常強悍的戰艦,這一點,在北海的那場小規模海戰中就已經體現了出來。可問題是,“俾斯麥”級戰列艦根本就算不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不論是唐帝國的“新省會”級,還是美國的“南達科他”級,“依阿華”級,實際上都要比“俾斯麥”級更強悍一些。因此,英國人針對“俾斯麥”級而設計的戰列艦在效能上就難以與“新省會”級匹敵了。

相對而言,法國海軍比英國海軍就差得更多了,表面上,法國海軍比德國海軍要稍微強一點,可從實際上來看,法國海軍只算得上是一個陪襯而已。

法國的綜合國力一直不如德國,可法國有兩個優勢。一是法國只需要在陸地上應付德國這一個對手,而不是像德國那樣,需要在三個方向上佈防,因此法國在地面上的壓力比德國要輕得多。另外一個就是,法國是歐洲大陸的前線,是英國的屏障,而且是攝製德國的有效棋子,因此法國一直得到了英國與美國的直接支援。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優勢,法國在大力發展陸軍的同時,還在努力打造一支僅次於英國的歐洲二號海軍。

法國海軍對戰艦效能也有明確的要求,因為受到本國造船能力,以及工業基礎的限制,法國無法造出世界一流戰艦,但法國的戰艦都很有特色。比如,當時法國的大部分主力艦都採用四聯裝炮塔,而除了法國之外,就只有英國人用過這種方法,其他的國家全都採用的是雙聯裝或者是三聯裝炮塔。另外,法國戰艦一直注重速度,對火力的要求並不高,防護也是適當就行。當然,法國海軍最大的對手不是德國人,因為法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