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裡訪談這種形式的節目,這次應該是第二次吧?好像我就接受過《南方週刊》的一次還是兩次採訪來著,其他的就應該是沒了。」
「為什麼呢?是沒人找您麼?」「唔,找的人其實挺多的。」許鑫笑著說道:
「但我其實在日常生活裡,並不操心這種事情。都是我的妻子幫我處理這些事情,所以這些訪談也就都被她給攔下來了」
李子維一愣
「楊蜜幫您攔?」「對。」
許鑫點點頭:
「都是她幫我攔的。我沒經紀人嘛,大家要聯絡我,就只能走她那。然後這些訪談、活動之類的,她就都幫我攔了。」
「這」」
李子維似乎是真有些沒搞懂:
「為什麼會攔著呢?_說句現實一點的話,這些也是對知名度的一種提升吧?」
「導演最好的提升知名度的方式,不是作品麼?」
許鑫露出了「你很奇怪」的眼神來。
接著,他露出了思考的模樣,繼續說道:
「其實是這樣的。首先,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事業規劃,過度的去參考別人的成名方式,有時候不見得適合自己。
其次呢我覺得我的事業並不具備什麼參考性。因為實話實說,我覺得我挺幸運的。就一次偶然機遇,我加入到了奧運會的前期籌備小組,被老張導所賞識,接著開始了奧運會的工作。
在奧運會里,張導作為導師,幾乎可以說是言傳身教了我作為一名導演的價值觀。而從他那,我明白了作為一名導演,我們表達我們對世界、對文學作品,乃至對一段歷史的看法,最恰當的手段,就是放到作品裡。
至於包括今天這場訪談會,我不知道大家來參與的目的是什麼。比如你是劉一菲的粉絲
他往身邊這會兒已經被他「奪去」全部光芒的劉一菲那一指。繼續說道:
「或者說,你是以前沒參加過電影展,這次想來看個新鮮。亦或者說,作為同行業者,你的事業目前陷入困境,想得到一些方向,或者說的更乾脆一點,你就是想來看看娶了楊蜜的人到底長個什麼德行」」
「哈哈哈哈哈」」
一陣陣鬨笑聲在場館之中響起。所有人都樂了。
包括臺上的李子維與劉一菲。
而在這股鬨笑聲中,許鑫聳聳肩,一臉得意:「沒錯,就是我!」
「籲~~~~~」
當噓聲四起的時候,恍惚間,中傳的禮堂彷彿變成了德芸社的現場。而在這股噓聲中,許鑫繼續說道:
「其實很多人忽略掉的一點是,我今天所說的一切,包括現在我在說的東西,都是作為我個人的主觀言論發出來的。而我說出來的言論,到各位的耳朵裡,你聽了之後的感覺,其實也是依據你自己理解的主觀而來。」
說到這裡時,他一隻手拿著麥克風,另一隻手,做出了一個五指張開,下壓的動作。「但是,我們跳出來這些講,我想表達的意思是」
他下壓的手掌挪到了另一邊:
「就像是主持人你剛才提到的,所謂的知名度的一種提升。我說了,作為導演,我們對世界的表達都在作品裡。而其餘的,諸如訪談、活動、採訪、提問這些,其實和作品一樣,都屬於作為「你」的主觀理解。
我覺得
導演是一個需要一些神秘色彩的職業。就比如現在,我可以把我對世界的理解完全說給大家聽。可是,當你們懂了我的理解,覺得喲,你這個人其實也挺淺薄的。
那麼在繼續看我的作品時,你可能就會用天然的主觀印象去影響自己的判斷,或者對作品的解讀。」
一番話,他讓許多人流露出了若有所思的模樣時,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