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雖然有著幾分自負,但是他並不自大,知道貴為國公的張亮實力完全不弱於他。
而方才張亮之所以向他低聲下氣,也是因為不想謀反大事受到影響而已。
正是因為杜荷清楚他和張亮掌握的勢力,才沒辦法保全賈敦頤性命的同時,還能保留他洛州刺史的官職。
至於找太子李承乾出面也沒用,一個要謀反的人還會懼怕李承乾嗎?
到時候別說李承乾,就連李世民這個皇帝,恐怕張亮也不會放在眼裡。
而讓賈敦頤犯錯誤被貶的想法,也是從房玄齡讓房遺愛自汙的計策裡得到啟發。
沉默片刻。
賈敦頤低聲說道:“杜尚書,下官並不眷戀這刺史的官職,可下官若是離開洛州,那洛州的百姓該怎麼辦?”
“鄖國公和他的一眾養子,會不會重新報復分到田地的百姓呢?”
這幾天洛州城的百姓正準備翻地春耕,等不到這一季的莊稼收成,恐怕陛下和太子也差不多要返程回長安。
到時候百姓們辛辛苦苦種的糧食,定會重新落於張亮和其義子手中。
這種人性的險惡,賈敦頤見過太多。
杜荷搖了搖頭說道:“賈刺史,張亮不會在洛州待太久,讓洛州城的百姓再忍個一年半載吧。”
“這麼多年百姓們都忍過來了,也不差現在這麼一會。”
雖然杜荷有辦法收拾張亮的一眾義子,但是為了讓張亮隨李泰謀反,杜荷現在還不能輕舉妄動。
否則他一旦打草驚蛇,張亮便會如同驚鳥潛伏起來,到時候李泰不一定敢謀反。
賈敦頤並沒有詢問張亮離開洛州的原因,他知道杜荷這麼說肯定有大事要發生。
他心裡沒有百姓這個顧慮後,當即朝杜荷抱拳說道。
“杜尚書,下官該如何犯錯被貶?”
“下官愚鈍,還請您指教。”
他這個嘔心瀝血為國為民的好父母官,讓他想辦法治理州郡還有經驗,讓他想犯錯被貶還真把他給難住了。
犯錯也是一門學問,犯的事情太小不會被貶官,可犯的事情太大恐有性命之危。
別看犯錯不需要人教,可做到精準控制的犯錯,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杜荷皺著眉頭思索片刻,他隨後微笑著說道。
“蓄邪黷貨如何?”
蓄邪黷貨是唐律中明文寫出來的罪行,即利用手中的職權貪汙納賄,屬於被貶官的一種。
杜荷接著說道:“貪墨300貫上下即可。”
像賈敦頤這種刺史身份的人,貪墨數百貫就足夠貶官。
貪墨少了李世民只會批評他幾句,貪墨多了得被關押和處罰徒刑,這不利於他日後被重新啟用。
唐朝有能力的官吏可以德行有缺,但是不能缺的太狠,否則便會過猶不及。
“這...”
清廉一世的賈敦頤,聽到杜荷給他想的這個罪名後,他的臉上頓時露出猶豫的表情。
他這輩子最憎恨的人,便是那幫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之輩。
現在讓他揹負這樣的罪名,讓他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
杜荷微笑著說道:“賈敦頤,這只是你的脫身之法罷了,又不是讓你真的貪墨300貫,你無需有心理負擔。”
“只要你自己兩袖清風,做事堂堂正正,心裡無愧即可。”
一個以清廉著稱的官吏,忽然間背上貪贓枉法的罪名,想想都挺有意思。
賈敦頤當即應道:“杜尚書,那本官就依您的建議自汙!”
沒想到他活了大半輩子,還沒有杜荷這個年輕人看的透徹。
他自己做事堂堂正正,上對得起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