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今的盛世!
她也並不只是從祭地走向祭天,而是真正攥緊了人生命脈,讓更多人有了發出聲音的機會。
焉知非福,焉知非福啊!
那句在她入宮之前回答母親的話,終於在此時有了更為深切的意義,也變成了這前所未有的一幕。
在眾人的視線中,武曌緩緩登上了祭壇的階梯。
又或許,當她走上這座告成壇的時候,在注視著她的,應當並不只是在場的那一雙雙眼睛。
金法敏、赤瑪倫代表的,是那些曾經並不歸屬於武周治下的“外族”要員,如今各自躋身朝堂,成為中流砥柱。
在中原各州,如同他們一般的人並不少見。但隨著各地民眾的往來,人口入籍之後的合法流動,他們已非外族,而是大周的子民。
隨行的太學生,只是得到栽培計程車人中尤為年輕而茁壯的一部分,還有更多的讀書人會在鋪天蓋地的經文拓印中努力攥得一線生機,往上攀援而來,直到相會於此。
一度為前朝宗室的文成、宣城,早已在人群中有了各自的新身份,昭示著武周的存在無須避諱於李唐,也更不需用斬草除根來宣告正統。
而那些陳列於朝堂之上或是對她來說熟悉或是陌生的面容,都在今日代表著天下官員而來,有幸見證這何其壯闊的一幕。
更讓武曌欣慰的,是被接引著列隊於祭壇跟前的人裡,還有那些十歲上下的孩童。
那一張張臉在秋季
的日光下顯得更為年輕而有活力得多,就彷彿是……
在秋收之後重新種下的一批新芽,已在冬日風雪的到來前,汲取著土地上積存的肥力,以各自嶄新的姿態冒尖生芽。
不止如此。
還有——
還有最為重要的一個人。
在太和禮樂當中,武曌將一道穩健的腳步聲聽得清清楚楚。
那是她的繼承人,也是勢必能將武周發展壯大的下一任天子。
在她的背後,武清月手執禮器往前走去,與她一併站在了祭壇之上,停在落後於她一步的位置上,以太子的身份隨同天子祭祀。
這雖非真正意義上的並肩而立,但當武曌望向前方的時候,她的眼前難以避免地閃過了一幅幅滾動的畫面。
從那個她從未真正告知於旁人的“雨”字預言開始。
到那場“若我也能親自掌權”的朦朧探討。
那個從大都督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的官職委任。
還有,在那個明明安靜卻也動盪的夜晚裡,一句關於願不願意做她繼承人的詢問,為武周的開天闢地拉開了序幕。
倘若真有天神的話,應該也不會在意她心有雜念,放任這些唯獨只有兩人之間知道的種種,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場合席捲而來。
誰讓只有她們自己知道,這武周的天下明明只有十六年,但她與阿菟彼此之間的相互扶持,卻已有整整三十六年了!
而現在,她們終於有了這個問鼎天下的資格,身居嵩山之巔,留下一場封禪的“告成”典禮!
也正因為這份更為深切的淵源,明明宣告封禪的祝詞已經宣讀完畢,武曌還是下意識地脫口而出:“下一個十六年……”
她的聲音並不算重,甚至有一瞬被愈發隆重的禮樂給掩蓋了過去,但武清月還是將其聽在了耳中。
這個聲音,也將她陷入回憶之中的神思給喚回到了眼前。
下一個十六年啊……
武清月定了定心神,以再認真不過的語氣回道:“我會陪同阿孃一起,見證天下歸心的。”
這是她的承諾,也是她承擔重任的覺悟。
……
安童站在臺下眼看著這樣的一幕,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