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在東華陷入太深,撤出已經無可能,而且攤子鋪得散,利益容易給侵害,此時不妥協、不在一定程度上低頭,就不要指望著梅鋼系能維護海豐在東華的利益。
看著謝海誠臉上那勉強地笑容,沈淮壓著聲音,與宋鴻軍笑道:「你說他心裡會不會比黃連還要苦?我們這些人,他以前連正眼看一下都覺得麻煩呢。」
宋鴻軍知道沈淮答應參加晚宴、與謝海誠同桌飲酒主要是出於維繫大局的考慮,但心裡怕是對謝海誠永遠都不可能有好感,能壓著聲音不當面奚落他,就已經是好脾氣了。
宋喬生倒沒有讓大家等太久,很快就直接從部裡坐車趕過來;與宋喬生一起過的,還有成怡的父親成文光。
事前不知道成文光也會出席,看到成文光與二伯宋喬生一起走進來,沈淮也覺得很意外;宋鴻軍湊到他耳邊,笑道:「看來你跟成怡的事,你不從也得從了。」
沈淮苦笑一下,他不知道他二伯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但也能明顯感受到他二伯在很多姿態上,都在進行調整——也許這才是他的生存之道吧?
「你們的動作很大啊。」成文光看著沈淮走過來,笑著說道,「我知道你們要在淮海直接建一座國內第六大的鋼鐵廠,也很驚訝,也完全沒有想到,你們已經把工作做到這麼細緻了。」
「東華除了港口外,煤鐵礦產資源很匱乏,主要依賴外地輸入,就傳統的產業發展思路來說,並不適合發展鋼鐵。」沈淮說道,「不過日韓鋼鐵產業崛起,迅速超越歐美,其對自身煤鐵礦產的資源依賴也極低,更多的是利用港口的低運輸成本,從海外大規模的輸入原材料,又大規模往外輸出產品,以形成比傳統的鋼鐵企業更明顯的規模優勢,而宜居、相對開放、經濟發達的海港城市,更有利於聚集人才,形成更大規模的關聯產業群——這就是以韓國項浦、日本新日鐵、富士制鐵等為代表日韓鋼鐵產業的發展模式。熊文斌主任早在八十年代,就對日韓鋼鐵產業的發展模式有深入的研究,提出東華市鋼廠應該沿江海佈局的思路。梅鋼走這條路,既吸收日韓鋼鐵產業發展模式裡的優勢,也是想嵌入國內能源大布局之中,只能算是踏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做了些成績。」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