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李牧絕不容忍。
一名兵部官員說道:“可是大人,如果這樣的話,地方上一定會有牴觸情緒的。”
“沒事,錦衣衛手中有刀,壓的下這些牴觸情緒。”李牧無所謂的再一次重申道。
對待文官他都沒有講究謀略,對待這些沒有多少文化的兵痞,讓他講道理?那就是在做夢,也純粹是在對牛彈琴,在大唐位面的時候,他就沒有跟泉州水師的軍士講過半個道理,他沒有養成那個習慣,對於軍隊,只有一個字,聽也要聽,不聽也要聽,不然也好說,要麼滾蛋,要麼受罰。
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服從國家的意志,保護國家的神聖不可侵犯,百姓的安居樂業,除非這個命令違反上面這些先提條件。
這名官員見李牧說不通道理,就看向了龍案後的張嫣,希望監國太后能夠阻止這個不切實際的提議,卻得到了一個淚奔的回答。
張嫣看到兵部官員投過來的目光,非常信任的說道:“李愛卿說的,就是哀家要說的。”
這個回答真的很讓兵部官員蛋疼,尤其是接下來,不管李牧說什麼,張嫣都是笑眯眯的說上一句。
“嗯,李愛卿說的,就是哀家要說的。”
“嗯,李愛卿說的,就是哀家要說的。”
。。。。
“本座希望兵部記住,大明兵制改革的過程中必定會造成一定損失,只要不傷及國本,想來太后會同意的。”說完,李牧看了一眼龍椅上的張嫣。
所有兵部官員也是看向了龍椅上的張嫣,等著做最後的定論。
“哀家認為,太祖皇帝起於微末都能建立大明朝,如今比起當年的太祖皇帝來看,這些損失哀家覺得可以承受,朝廷可以承受。”張嫣沉默了一下看著在場的所有人說道。
“想來,百姓們知道了也會擁護,後世談起來今天的朝會,也會稱讚李愛卿的提議,理解哀家現在的心情,以及諸位大臣的良苦用心。”
“臣等願同太后一起承擔。”還用說什麼,張嫣說了這麼一大堆,唯一的核心,就是表示支援李牧的提議,大臣們也只能躬身領命。
“諸位卿家。”張嫣這個時候站了來說道:“大明如今內憂外患,哀家覺得大明的威嚴不是一個叛臣可以隨意欺辱的,遼東邊關不是一個叛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
“正如李愛卿所言,女真這等不知大明天恩的叛臣,只有進行嚴厲的懲罰,才能讓其他藩屬之國信服。”
“哀家認為,下旨立女真為永不招安之族,當可。”
張嫣的決定,也正式將大明與女真擺在了世仇的桌面上,沒有了迴旋的餘地,誠然即使沒有這道聖旨,歷史上大明與女真也沒有可迴旋的餘地。
朝代更迭,從來就沒有感情可講,失敗者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運,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中,出現在史冊上。
“太后聖斷。”內閣與兵部也只能贊同起來。
接下來李牧簡要的將本位面義務兵制,軍隊正規化建設,向這些兵部的官員緩緩講解了一番。
不過本位面的義務兵制,李牧做了稍微的修改,那就是把兩年,三年的義務兵制度,暫時改成了最低十年義務兵制。
畢竟冷兵器與熱武器有所不同,兵制年限延長,對於大明軍隊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除了可以擁有更多老兵,還有一個就是減少軍隊新舊更替的頻率,這對於冷兵器軍隊非常重要。
當然在討論的時候,李牧也遇到了一個難題,如果軍隊進行正規化建設,那就要面臨一個軍人不事勞作的問題,在職期間要全靠國家來供養。
這樣一來,整個大明的正規軍隊花銷,要比一個遼東邊防還要龐大,以朝廷那微博的稅收,經過估算,根本就養活不了多少正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