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第三野戰軍,轄4個兵團和1個特種兵縱隊。別說,在這次整編中,多數部隊都揚眉吐氣,喜氣洋洋的,就魯中南縱隊被迎頭打了一悶棍,差一點暈了。
這支由地方部隊升級不長時間的部隊,淮海一仗,打出了威風,打出了硬梆梆的骨頭,一度被改編為華野第十六縱隊。淮海戰場上,在&ldo;千炮萬炮打不動,不是三縱是八縱&rdo;的口號之後,甚至又一度流傳開&ldo;千炮萬炮打不動,就數華野雙八縱(十六)&rdo;的說法。但因為改編為十六縱的時間僅有十幾天,接著就來了全軍大整編,所以十六縱沒叫開。
差一點令他們暈了的原因是,這一次雖然他們被整編為華東野戰軍第7兵團第35軍,但軍長卻是吳化文。
原來,自吳化文率國民黨整編第96軍起義後,部隊逃亡的逃亡,遣散的遣散,所剩已經不多了。但為了在形式上維持起義部隊的完整性,還是把剩餘的人集中起來,和魯中南縱隊一起,整編為第35軍。轄103、104、105三個師。當然還是原魯中南縱隊的人數佔多數。每師三個團中的兩個團是原魯中南縱隊的,一個團是原吳化文部隊的。軍、師的主官是吳化文部隊的,但政治委員和副職是原魯中南縱隊的。比如47師整編為103師後,原47師師長胡大榮升任副軍長,原吳化文部隊的於懷安擔任了師長,像政委彭勝標,副師長翁少元,參謀長林毅,政治部主任南萍,都是原魯中南縱隊的人。因為心理上的因素,又加原國民黨的軍官確實不適應共產黨軍隊的打法,實際指揮權都在共產黨的指揮官手裡。比如第103師,作戰指揮基本就是翁少元說了算,於懷安很乖巧,除了做做樣子,履行程式上的義務,實質問題基本不參與意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