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還會加劇啊!”杜錫急道。
面對眾人的議論紛紛一直沒做聲的司馬遹開口道:“這種以一兌二的方式,是朕決定的,這不是在開玩笑。”說到這裡,司馬遹不由得想起第一次見到鄧衝時,對方提出的勸諫之策。
“可是,陛下,這麼做對朝廷毫無意義啊。就象杜大人所說的那樣,這麼做朝廷的損失不小。況且如今國庫空虛。朝廷正是要補充國庫之機。這次發行新幣就是一個好機會啊。請陛下三思啊。”一旁的裴危也勸柬道,歷朝歷代朝廷發行新的錢幣總想賺一票的。哪兒有一上來就讓自己虧本的。
“大家的擔憂很有道理,一開始朕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自從鄧大人說了一番話之後,朕就改變了看法。”司馬遹說罷掃視了眾人一眼發現除了鄧衝、張賓外,其他人眼中滿是疑惑與不解。
於是司馬遹起身正色說道:“請大家認真想想。若是朝廷這次真的要賺百姓的血汗錢。那麼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很簡單,說不定朝廷好不容易才凝聚的人心瞬間就要丟失,在爭取民心和解決朝廷財政之間選擇,朕寧願用朝廷的損失來換回百姓對朝廷的信任與民心!”
司馬遹話音剛落下面又是一片的譁然。但他沒在乎眾人驚訝的表情而是繼續說道:“諸位不用再勸,朕已經拿定主意。至於財政問題,朕已經有了解決方案,等到新幣發行之後,朕會向內閣闡述!”
這次底下算是徹底安靜了。面對司馬遹的強勢,無論是張賓、杜錫等太子心腹,還是裴危、王衍等世家大臣都不敢再有異議。而且其中的利害關係,在座的諸人都非常清楚,因此他們也只能在心底可惜朝廷錯失一次發財的機會。
眼見眾人有些黯然的表情司馬遹不禁在心中嘆息了一聲。他深吸了一口氣大聲說道:“朕知道有人還在可惜朝廷白白放棄了一次發財的機會,可是朕卻告訴大家。朕決定這麼做不僅是為了普通百姓考慮,更重要的是在和周圍割據勢力打一場貨幣戰爭!”
“貨幣戰爭?”
“對,就是貨幣戰爭。不知大家還記得前漢文帝期間發生的良幣驅逐劣幣事件嗎?秦朝統一六國後,實行中央集權,在這個短暫的朝代裡,貨幣體制並未和政治一樣地標準化。這種混亂的貨幣制度,一直延續到西漢。西漢初期的幾位統治者,發行過好幾種貨幣,但效果並不好,主要的困擾是盜鑄與貶值:減輕錢幣的重量或降低含銅量。”
“直到漢文帝登基的第5年,西漢宣佈兩項新政策:(1)鑄造新幣,名為四銖;(2)開放鑄幣權,民間可以自由鑄造,私人鑄幣無罪。結果由於朝廷推行的新幣質量好,使得民間鑄幣成本太高,使得劣幣紛紛退出市場,最終漢朝統一了全國貨幣。”
“現在的情況和漢初有幾分相似,大家都知道無論江東又或者幷州、幽州各種私鑄錢幣盛行,而且質量低下,一旦我們的新幣推向市場就能很快佔領整個市場。雖然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損失很大,但是若能讓我們的貨幣成為市場上唯一的貨幣絕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陛下這是在為今後的統一做準備嗎?”在場眾人包括司馬遹自己都不是很瞭解當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後的利弊,因此面對眾人給出的這個答案,司馬遹只好模稜兩可的表示認同。
“鄧大人,在下有個問題想請教閣下。我朝銅礦一向緊張,很多銅礦都在幷州以及江東境內,蜀地雖然銅礦資源豐富,但質量方面不知可支撐的起朝廷發行新幣?我朝要鑄造洪武通寶這樣好成色的銅錢可是需要大量優質的銅料,朝廷哪兒來如此多的銅礦,收集前朝的舊錢和舊銅器或許能解一時的燃眉之急。可是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啊。”首輔張賓想了一下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雖然他已經被司馬遹說服了,但張賓非常清楚華夏極度缺少銅礦,幾乎歷朝歷代都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