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看來,小檸的想法就很好,男孩子就是要受點挫折才好,否則往後遇上點事也受不住,不過最讓她感動與欣賞的是小檸能如此費心的為婆家弟弟妹妹們花心思。
最後嘛,就端看對方受不受這份心意了?
“瞧娘說的,我又不是不懂道理的人,能為孩子好的事情我當然支援,前段時間我不是也跟你們抱怨來著,小澤眼看著快十四了,可心性卻還沒定下來。
小檸這個安排太合我意了,我感謝還來不及呢,哪會有意見?男孩子嘛,就得養的粗糙一些,不然成不了事,你們以後也可以多給他安排點事,磨磨性子。”
白氏哭笑不得,趕忙解釋起來,她家婆母這就小看她了,她性子雖柔弱,但卻不會慈母多敗兒,他們二房畢竟就這麼一個兒子,往後還得靠著他頂起門戶呢。
瞧瞧,大哥大嫂家的兩個兒子多成器啊,有頭腦又有拿手的本事,在他們十四歲的時候才華就已經很突出了。
安哥兒跟著長輩上陣殺敵,欽哥兒更是考到了秀才的功名,作為將軍府的少爺,他們明明可以閒散一些,但卻如此的上進努力。
可她家這個兒子呢?同樣的十四歲,他的腦子裡不是練武就是吃了。
也是虧得他有兩個十分出眾的兄長,不然他這些年哪能如此自在任性?
如果將軍府能一直長盛不衰的話,那她這個當孃的自然不捨得讓孩子遭罪吃苦,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兒子的心意去。
但如今宋家的處境跟身份都不一樣了,她家這傻兒子也該獨當一面才行,否則豈不是給他兩位哥哥拖後腿?
“你能這麼想就對了,這老話說了,玉不雕不成器,現在多吃點苦,往後才能享更大的福。”
對於小兒媳婦的表現,宋老太太很是滿意,沒有在這事上婦人之仁。
白氏笑應,“娘,我明白的。”
“那就這麼定了。”
半個小時後,宋家眾人就目送了宋驚澤三人駕車離開了白雲村,而車上裝滿了各種年貨。
有花樣繁多的對聯、簡約風格的福字、小紅燈籠,以及各種樣式的吉祥結,也就是古代俗稱的絡子。
只不過夏檸為了討巧,買的都是紅繩編織的各種寓意的結式。
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