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大家是綁在一條線上的蚱蜢,來也賴不掉。
路過城中心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陣歡呼生,讓正在沉思中的趙晉不由jing神一震,不由問道:“兩位大哥,今日可有什麼節日?”
兩人一愣,這個問題真是有些古怪啊,迷惑的說道:“嗯~今天沒有什麼節日啊~”
“那為何那邊傳來陣陣的歡呼聲?”趙晉大手一揮,指向了大街邊上一座很大的建築物說道。
李代一看,頓時便笑了,嘿嘿道:“趙兄弟真不知道這個是麼東西?”
“不知道!”趙晉也是丈二金剛的,完全不著就裡。
“趙兄弟你仔細瞧瞧那門楣上面寫著什麼?”李代道。
趙晉定神一看,卻見那高大的門楣上赫然寫著幾個鎏金大字“揚州蹴鞠館”趙晉頓時便明白是怎麼回事,在自己的前世,蹴鞠,又叫做足球~說道這個,趙晉可就熟悉得很了!
“蹴鞠”一詞,最早載於《史記?蘇秦列傳》,蘇秦遊說齊宣王時形容臨苗:“臨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即用腳踢,“鞠”系皮製的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
蹴鞠流傳了兩千三百多年,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
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講求“和”與“中庸”,多數情況下的社會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輕“武功”。人們推崇謙謙君子的溫文爾雅,鄙薄孔武之士的爭強好勝。在這種社會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對抗性比賽逐步演變為表演性競技。
蹴鞠這一項體育運動,到了宋朝達到了頂峰,也開始向世界範圍內傳播。
施耐庵的《水滸全傳》中,寫了一個由踢球發跡當了太尉的高俅。小說雖然在人物事蹟和性格上作了誇張,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實。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當了殿前都指揮使,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
高俅因踢球而發跡,告訴了我們這樣兩件事:一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貴族是喜愛踢球的,有些人本身愛踢球,有些人愛看踢球。宋徽宗趙佶是個足球迷,他看了宮女踢足球后寫詩道:“韶光婉媚屬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爭蹴鞠,兩朋庭際再輸贏。”《文獻通考》介紹:“宋女弟子隊153人,衣四色,繡羅寬衫,系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
上海博物館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宋代社會上還有了專門靠踢球技藝維持生活的足球藝人。據記載,北宋汴梁城和南宋臨安城,在皇宮宴會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蘇述、孟宣、張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裡的踢球藝人,有黃如意、範老兒、小孫、張明、蔡潤等。
宋代的足球和唐代的踢法一樣,有用球門的間接比賽和不用球門的“白打”,但書上講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謂“腳頭十萬踢,解數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樣動作和由幾個花樣組成的成**作,指用頭、肩、背、xiong、膝、腿、腳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終日不墜”。由此看來,宋代的足球,由射門比準已向靈巧和控制球技術方面發展。
宋代制球工藝比唐代又有提高,球殼從八片尖皮發展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黃革,實料輕裁”。工藝是“密砌縫成,不露線角”。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兩”。足球規格要“碎湊十分圓”。這樣做成的球當然質量是很高了。當時手工業作坊製作的球,已有四十個不同的品種,每個品種各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