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事情之後,趙建國真的開始為仙基橋的未來做了一些思考。說起來,趙建國這個人還是有點水平的。
“這些事情,怎麼聽起來跟做夢一樣。”周茂林雖然覺得趙建國說的事情似乎並不是不能辦到,但又似乎非常遙遠。
趙建國也知道一時間讓仙基橋的人接受他的觀點是不太現實的。但是隻要他在青年農場幹出一番事業來,說不定能夠將仙基橋帶動起來。所以,現在說再多,也是水中月鏡中花,還是踏踏實實地育谷種吧。
青年農場這邊的條件比仙基橋的生產隊還要更充分一些,各種用具都是嶄新的。不像張方清他們生產隊,能將就就將就。
“我們這裡有農技站的技術資料,這些種子是從種子站買來的新品種,產量比較高。育種要求也不是特別高。”趙建國將技術資料遞給周茂林看。
周茂林看了看,跟他們大隊育種的方式差不了太多,現在各個生產隊都是大規模育種,用的都是當初農技站推廣的育種技術,跟傳統農民的育種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
“差不多,這些技術資料我們大隊也有,農技站發的。農技站的技術幹部育種就是這一套。”周茂林說道。
“當然啊。他們總結出來最佳的育種辦法。”趙建國笑道。
雖然青年農場的年輕人看資料隨便一個都要比仙基橋大隊的人強,但是動起手來,一個也比不得這些農民。張方清等人根本不用看資料,也知道哪一步該幹什麼:溫度控制在多少度、浸泡的時間多長。這些東西早就裝進他們腦袋裡了。
而青年農場的人,則做一步看一眼資料,完全跟不上張方清等人的節奏。
育苗需要很長的時間,挺累人的。一個環節出問題,可能會直接導致育種失敗。不僅會損失了稻種,更會耽誤了農時。
“這批種子的發芽率好像有點問題。小趙,你們的種子還有剩餘麼?能不能拿給我看一下?”張方清發現這一批種子的萌發率似乎偏低,連忙將趙建國喊了過來。
“沒有了,不過麻袋上應該還粘了一些。”趙建國連忙去將麻袋找了出來。
張方清接過麻袋還沒去看裡面殘留的種子,直接拿起麻袋聞了一下,立即皺起了眉頭:“這種子是從種子站買來的?怎麼一股黴味呢?你們是不是放在地上潮溼了?”
趙建國點了點頭:“放在穀倉裡,不過我們的穀倉是新建的,裡面溼氣有些重。這種子買回來有段時間了。難道發黴了?”
張方清皺起眉頭:“是發黴了。發芽率相當低。你們可能還要補一批種子。”
“啊?這個時候到哪裡去補種子?種子站的種子早就沒有了。”趙建國直接呆住了。
“不急不急。去喊常興過來看一下。”周茂林說道。
“對,喊常興來看一下。”張方清點點頭。
常興走過來,看了看那些種子:“怎麼搞的?發黴了?”
“發芽率非常低,不到一半。這樣的話,他們今年有一半多的稻田缺秧。這些發芽的,也不一定能夠長好。你有辦法麼?”張方清小聲問道。
“還好,沒完全死掉。”常興看著那些雖然有些黴變的稻穀,似乎還有一些生機。隨手一揮,一團白霧立即籠罩在那一大堆谷種上。
第225章 解渴的茶才是好茶
育谷種的地方本來熱氣騰騰,常興的動作本來就很小,都還以為是下面的鍋子裡衝出一股熱氣而已。
“那還活得了麼?”張方清問道。
“活是活得了,只是會弱一些,對產量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常興說道。
“那就好。”周茂林也總算鬆了一口氣。這些知識青年也不容易,要是白忙乎了,也怪可憐的。
“這谷種真的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