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禮,”林南不由多打量了這個壯漢兩眼,見他雙目炯炯有神,態度不卑不亢,心裡好感大生,對他微笑了一下道,“將軍忠於職守,令人欽佩。有機會定要和將軍親近親近。”林南這話說得有意無意,雖然現在宮中八成勢力是林南的,但還有相當一部份是老太婆的,現在能拉攏一個算一個。
然後大夥也沒有多說林南便和劉禹西一起跨進了御書房。
御書房內地方極寬敞,此刻已有二三十人席地而坐。卻仍不覺擁擠,看來各部尚書和大多數的將軍都到了,守衛之森,時間之長,出席人員之齊,顯得這次的會議非常重要。
林南走上前,看著坐在上首的添了不少華髮的父皇,心裡一陣激動,俯身下拜,請安道:“父皇,兒臣回來了,願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眾人面前客套話又要說。
父皇看到林南迴來了,一陣高興,便親自走下位子,把林南攙了起來,拉著林南的手,看著林南:“皇兒,回來就好,你母親常常向朕埋怨,說朕不該讓你那麼年幼就出使他國,朕也時時自責。”其實父皇叫林南去南國辦的事大夥都心知肚明,這句話是說給其它的人聽的,現在父皇還不知道現在朝臣中林南的勢力有多大,所以才會說這話
“兒臣不敢,是兒臣讓父皇擔心了,能替父皇分憂,是兒臣應該做的。”戲要演到最後,所以林南也繼續客套下去。
“皇兒長大了,來,坐到父皇身邊來,待會聯陪你去見你母妃她定然歡喜,劉卿家,你先回去吧。”說畢他對劉禹西揮了揮手。
“那臣先告退了。”劉禹西向林南使了個眼神,便退了出去。
林南在父皇身邊坐定,眾大臣紛紛向林南問候,又是一陣讚揚,才慢慢回到正題。
“皇兒,現在的形勢,想必你也大概知道一些吧。”父皇看來是要林南也參與討論,他雖然平時大大裂裂,不過在他心中林南是最成才的一個,現在他把希望都交在林南身上似的了。
“兒臣有所耳聞,但知之不詳,只知突厥來襲,吐谷渾重兵壓境,幾位皇兄已經去隴右,劍南兩道抗敵,薛上將軍深入高麗,急切不能回援,父皇已命人加固城防,並調動周圍軍隊,拱衛京城。”這些話只能照直說。
“大致就是如此,除此之外,劍南道亦不安穩。”父皇有點憂心忡忡,這麼多年,林南可是很少見到他有如此的表情:“而且有數州發生暴亂。”
林南聞言一驚,這太平盛世也有暴亂?為何我在蘇州之時毫不知情?難道戰爭要來臨了?希望不要誤了林南出宮逍遙的大事。
這時下面有人說道:“陛下請放心,二皇子殿下已經將暴亂數州都控制住了,只是殿下仁慈,沒有處死那些平民。”這人是個大將軍,好像叫丁丁,很娘娘腔的名字。
兵部徐尚書急急說道:“丁將軍此言差矣,戰時豈可再屠殺百姓,那劍南一道軍隊皆是當地子弟。若處死大批暴民,恐怕不利軍心啊。”
父皇嘆道:“當初命川中大量造船,想對高麗水陸夾攻,勞役是重了一些,未想到高麗尚未攻下。卻引來突厥,吐谷渾,得不償失,得不償失啊,戶部尚書,擬旨免去那幾個州一年徭役。徐卿家,派人告訴二皇兒,暴亂之事,從輕發落,不究從犯,一切以抵禦外敵為重。”
“尊旨”兩位尚書分別在紙上記下。
林南遠看各位將軍和尚書門前的宣紙。已經記下了不少條文。看來一晚上的會議頗有成果。
“五皇兒,朕聽說你在南國製造出神兵火炮,為何以前從來未聽你提起。”林南頭疼的事情終於來了,父皇和這些臣民知道不要緊,最怕老太婆來過問。
還好林南已經有了一些準備,現在不至於不知如何答。
“父皇容稟,火炮一事非林南不願告知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