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層全滅之後,整艘戰艦也徹底失去了控制,其他四艘姊妹艦的情況與她差不多,即使沒有被直擊艦橋,也基本已經處於失控狀態,而後就是140毫米副炮的打靶時間......
這些中口徑副炮雖然沒有主炮的豪華輔助裝置配置,也沒有統一射控,單發威力也比不過那些152毫米炮,但射速上卻是勝出不少,在近距離上對著五個失去抵抗能力、明晃晃的目標射擊還是沒有什麼壓力的————實際上,當一輪榴霰彈射擊完畢,5艘英倫驅逐艦就已經變成了5座大火堆。
在副炮組進行了一分鐘的急速射之後,英倫驅逐艦的威脅也就基本解除,不過滄東海軍的戰巡編隊也掠過了遠東艦隊龐大線列的隊尾,三艘羸弱的丹東級也幸運的逃過一劫。
劉豐隨即下令關閉探照燈、發射照明彈,並且命令各艦與英倫海軍編隊保持距離,自由選取目標射擊。
窗外的雨滴更大更密了,打在舷窗上劈啪作響,而遠東艦隊藉助驅逐艦群決死突擊所爭取到的時間成功取得了更加精確的測距結果,炮火越來越密,水柱越來越近,已經出現了兩根水柱將“羅霄”夾在中間的情況。
劉豐也能夠感受到這艘接近五萬噸的大型戰艦隨著海浪的湧動而起伏搖擺。雖然海軍上將級戰巡裝備了陀螺儀裝置可以讀出橫搖角,但面對海況不佳時的縱搖與橫搖,僅靠陀螺儀來補償是遠遠不夠的,在遠距離射擊時情況尤甚。
由於炮管並非水平,所以船身的縱搖(即船體首尾搖擺———艦艏下而艦尾上,艦尾下而艦艏上)會影響身管炮耳軸向角度,這種運動會導致俯仰和方位雙個引數隨之變化,而當身管指向不是向著精準的3、9點方向時,橫搖也會同樣導致炮耳軸向角度的變化。
面對這種複合橫搖,有經驗的炮術長會在戰艦上升到波浪最高點的短暫平緩期時開火,縮小炮耳傾斜造成的影響,提高射擊的命中率。
“轟......”
但這一次羅霄號產生的是明顯不同於之前射擊火炮後坐產生的震動,而身處艦橋的諸位軍官立即反應了過來————中彈了!
“各部門,報告損傷情況!”
“左舷中部中彈一發!上部裝甲被穿透,後方隔艙受損,未傷及核心艙室!”
胡德號舷側防禦示意圖
傳聲器很快就送來了損管部門的報告,一枚305毫米的穿甲彈命中了7英寸(178毫米)的上部裝甲帶!
好在英倫海軍目前廣泛裝備的12英寸炮彈並沒有採用硬被帽並改善早炸問題,所以這枚炮彈的彈體以及藥室在穿透上部裝甲前就已經嚴重破損。
與其說是擊穿、倒不如說是炸穿更為合適,彈片被裝甲後的隔艙吸收之後,除去衝擊導致一艘32英尺小艇跌下艇架之外,並沒有給羅霄號帶來什麼更加嚴重的損害。
這一擊來自原先遠東艦隊的旗艦海王星級蠻橫號,開戰至此,遠東艦隊才達成了第一次有效命中,不過英倫海軍在場的最高指揮官傑拉德-諾埃爾中將對此並不過多苛責,反而大聲喝彩————“‘蠻橫’做的好!”
遠東艦隊火力固然兇猛,每一分鐘都能在滄東海軍戰巡編隊的四周打出上百根高大水柱,不過由於落彈時間相近,導致相互干擾,火控室裡的英倫水兵並不能準確分辨出哪一根是己方的、哪一根是友鄰艦艇打出的,所以很難觀測到水柱準確的落點進而修正射擊引數,最後是由旗艦“英勇”親自為各艦劃定射擊目標,才改善了校射困難的局面。
雖然在黑夜裡看不清楚那條戰巡的受損情況,但不管怎麼說也是達成了第一次命中,以遠東艦隊的火力密度很快就會有第二次乃至更多次,而一旦對方受創降速,那就只有被包圍殲滅這一個下場!
受此激勵,皇